2017秋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15 北伐战争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706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7

1.综合题(共3题)

1.
共同探究下列问题:有人说,第一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削弱了共产党,不利于革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说出你的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伐初期,国民政府制定了“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策略,实行各个击破的战略,分化了敌人的势力。
材料二:北伐进军中,黄埔军校的师生从广州誓师出发,不到一年就饮马长江、连克长沙、武汉、南昌、南京、上海、福州而雄踞祖国东南各省,击溃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数十万大军扬威天下,使黄埔军校的声威到达新的高峰。
材料三:……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1)材料一中,“打倒吴佩孚”的战斗主要发生在哪两个省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伐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黄埔军校”建立于何地?根据材料分析,它的创建有何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请你分析归纳北伐战争能够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
3.
有关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有人说主要在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有人说在于中国共产党还不成熟,缺乏革命经验,你同意哪种观点?说说理由。

2.选择题(共16题)

4.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
②袁世凯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5.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哪些是他的丰功伟绩( )
①建立民国 ②制定三民主义革命纲领 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④创建黄埔军校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
北伐初期的主战场在(  )。
A.湖南、湖北B.江西、江苏
C.浙江、福建D.广东、广西
7.
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8.
(题文)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北伐战争取得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你同意哪一种(  )
A.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革命运动转入低潮
9.
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11.
担任黄埔军校党代表的是( )
A.周恩来B.蒋介石C.恽代英D.廖仲恺
12.
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出师北伐是在( )
A.1926年5月B.1926年7月
C.1927年5月D.1927年7月
13.
国民党和共产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的召开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C.黄埔军校的创办D.北伐战争开始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B.“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C.“七一五”反革命政变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5.
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A.京师大学堂B.抗日军政大学
C.云南讲武堂D.黄埔军校
16.
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位于(  )
A.广州B.长沙C.武汉D.上海
17.
1924年11月在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的是(  )
A.周恩来B.蒋介石C.廖仲恺D.叶挺
18.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9.

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