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河北专版):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76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7/9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


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结交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

材料三:西安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内掌握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主张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而国民党内亲英美派则竭力主张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估计事变发展有两种可能前途:或者爆发内战……或者和平解决……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

(1)材料一中“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材料二中张学良“彷徨无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对于西安事变,国民党内部有哪两种不同的主张?西安事变最终如何解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选择题(共11题)

2.
“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主要是指(  )
A.华东地区B.华北地区C.平津地区D.东北地区
3.
1936年12月12日,如下图中的两位人物扣押蒋介石,通电全国,提出停止内战等主张。他们是(  )
A.***和周恩来B.何应钦和刘峙
C.张学良和杨虎城D.宋美龄和孔祥熙
4.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有人评论说:“这使对中国不利而对日本有利的主要因素,一齐消失了。”这里的“主要因素”是指(  )
A.中国内战不断,四分五裂
B.蒋介石政府开始联共抗日
C.日本推行全面侵华政策
D.西安事变削弱了日本的侵华力量
5.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举行了示威游行。这一运动是(  )
A.五四运动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D.一二·九运动
6.
下图是北平学生同反动军警搏斗的场景,他们高呼“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一事实表明
A.国民政府不抵抗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C.九一八事变爆发
D.华北危机空前严重
7.
(河北中考)著名诗篇《露营之歌》写道:“铁岭绝岩,林木丛生,暴雨狂风,荒原水畔战马鸣。围火齐团结,普照满天红。同志们!锐志哪怕松江晚浪生。起来呀!果敢冲锋,逐日寇,复东北,天破晓,光华万丈涌……”中国人民“复东北”的壮举应始于(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九国公约》的签署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9.
为纪念重大历史事件,一首题为《冬夜题□□□□》的诗写道:“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血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和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应是(  )
A.红军长征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0.
1936年的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蒋介石将军,虽已失去自由,但中国政局仍为彼所操持,全世界闻讯之余,皆为之震惊。”报纸报道的历史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华北事变
11.
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D.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形势所迫
12.
“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日本发动了(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3.填空题(共8题)

13.
爆发:________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________附近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袭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城。
14.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________,揭开了____________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________,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________国。
15.
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__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共领导____________,与日军战斗。
16.
华北危机:1935年,日本策动所谓“________________”。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________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17.
一二·九运动:1935年12月9日,________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________”“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________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________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8.
经过:1936年12月12日,________、杨虎城在西安扣押________,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9.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________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20.
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________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________________初步形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