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评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6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7

1.综合题(共6题)

1.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侵略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据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其中涉及的条款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最终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量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哪些主要侵略战争?(任意列举两例)
(2)写出材料一中所提到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哪两个条约?其中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哪一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列举爱国官兵、人民群众抗击列强的史实各一例。
(4)材料二反映中国战败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
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前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

材料二 在那个烦闷的夏天,又一次见证了旧制度的腐朽。刽子手挥刀砍下了六颗爱国者的头颅,也砍断了所有试图通过改良实现救国自强的人们的幻想。谭嗣同从容赴死,他认为国家不昌盛是因为还没有人为变法救国而流血。戊戌变法被扼杀了,但“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复兴之路》

(1)根据材料一回答,李鸿章等人的探索被称为什么?请举一例李鸿章在这方面的具体活动。
(2)材料二所述戊戌变法在经济上有何主张?为什么说“六君子”的鲜血没有白流?
3.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这一个世纪”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4.
仔细观察下面三个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三幅图片分别是什么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2)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三幅图片看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趋势如何?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你将下列一系列条款结合图片进行归类: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D.开放重庆等地为商埠
E.开放广州、上海等地为通商口岸
F.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4)针对上面图片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和看法?
5.
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军占领香港岛……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复兴之路》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材料二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这次事件暴露出西方列强的什么本质?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材料中所说的地方是北京的哪条胡同?根据条款,列强在这条胡同里取得了哪些特权?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6.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野蛮入侵,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有的深重灾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时,二十年,英吉利,开香港;到咸丰,第六年,打广东,第十年,英法国,打京城,圆明园,放火烧。到光绪,甲午年,日本国,来打仗,我国败,失台湾。”

——1903年发行的《爱国三字书》

(1)根据材料一,列举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至少三例)。
材料二 慈禧对列强保留她的统治地位感激涕零,欣然回电李鸿章:“……所有十二条大纲,立即照允”,并表示要“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而清政府则完全置于列强控制之
(2)慈禧对列强“感激涕零”并欣然同意签署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又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3)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是因为当时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

2.选择题(共10题)

7.
下图诗歌片段中提到的“现代化”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8.
太平天国运动是历史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太平天国由兴盛走向衰败的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大败洋枪队
C.天京事变
D.太平军西征
9.
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之后()
A.金田起义B.永安建制C.攻克武昌D.定都天京
10.
中国近代史上英雄辈出,与右图信息点内容有关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B.李秀成C.左宗棠D.邓世昌
11.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 )
A.率军收付新疆,维护国家统一
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
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
12.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
《马关条约》第六款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据此条款,日本获得的权益是
A.开设工厂
B.割占土地
C.增辟通商口岸
D.获得赔款
14.
下列哪次战争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5.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
②新王朝推行民主政治的尝试
③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④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
洋务运动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福州船政局
B.开平矿务局
C.上海机器织布局
D.湖北织布局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6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