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综合测试(一)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64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8/18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太平军),可以勤远略(外国势力)。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材料二 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他们的口号是什么?
(2)从材料一看,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3)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他们主要从事哪些活动?
(4)从材料三看,他们的活动有什么作用?
(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们的活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2.
阅读下列图片
下列图片反映的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两个历史事件
   
图一1936年12月13日出版的《西北文化日报》

图二1945年8—10月***和蒋介石的合影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二反映的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得到了怎样的处理?对中华民族产生了什么影响?
(3)图二中二人会晤取得了什么成果?后来结果又怎样?
(4)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2.选择题(共22题)

3.
如下图是一座城市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这一雕塑是为了纪念在这里发生的一次轰轰烈烈的反对国外毒品走私的运动。你认为这一雕塑应该在(   )
A.厦门B.南京C.上海D.虎门
4.
《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 (  )
A.赔偿军费白银两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C.增辟通商口岸D.开辟内河新航运
5.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6.
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曾是一座万园之园的艺术博物馆,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断壁残垣,烧毁它的侵略者是(  )
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
C.法俄联军D.八国联军
7.
中国近代史上,割让台湾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辛丑条约》内容中,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
A.赔偿白银4.5亿两
B.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9.
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内忧外患,中国人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其中三次历史事件,谱成了中国近代化的三步曲。这三次历史事件是:(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⑤五四运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0.
结束封建帝制,实现了20世纪中国人民前进道路上第一次巨变的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1.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他所说的两位先生是(  )
A.康有为和梁启超B.民主和科学
C.孙中山和李大钊D.新道德和新文学
12.
红军长征中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  ②巧渡金沙江  ③强渡大渡河  ④飞夺泸定桥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
13.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14.
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运动中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C.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
D.它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15.
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在孙中山灵前,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副挽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挽联中的革命指的是(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国民革命D.北伐战争
16.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你可知道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和选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
A.1921年7月,上海,陈独秀B.1921年7月,广州,董必武
C.1921年7月,上海,***D.1921年7月,北京,李达
17.
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周主任”,你可知道这一称呼源于他们曾共事于(  )
A.北京大学B.京师大学堂C.京师同文馆D.黄埔军校
18.
根据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判断。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到的最重要启示是(  )
A.必须进行武装斗争B.必须建立一支新型军队
C.必须将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D.必须坚持土地革命
19.
下列解放战争中的几大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淮海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平津战役    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②④③
20.
***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争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与上述评价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
21.
下图报纸报道说:“准尉宫冈和野田曾约定做一个砍杀100人的比赛。12月20日,两人在紫金山下相见,彼此手中都拿着砍缺了口的军刀。”这张报纸记述的事件是(  )
A.南京大屠杀B.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22.
抗日战争时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B.卢沟桥战役
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3.
下图是刘伯承在战争年代的大别山三角峰拍的一幅老照片,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它应摄于(  )
A.红军长征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时期D.战略大决战时期
24.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他说到并做到了。1909年他设计并主持施工的京张铁路通车,“他”是(  )
A.侯德榜B.茅以昇C.徐悲鸿D.詹天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