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有关近代中国写照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战死华尔洋枪队;“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两例)。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材料三是一部以军阀混战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结合中国近代史,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北洋军阀分裂割据的局面,请你说出当时掌握着北京政府以及盘踞东北的分别是哪两大军阀?你认为当时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战死华尔洋枪队;“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恶劣影响。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至少两例)。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共同作用?
(3)材料三是一部以军阀混战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来不及说我爱你》,结合中国近代史,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北洋军阀分裂割据的局面,请你说出当时掌握着北京政府以及盘踞东北的分别是哪两大军阀?你认为当时北洋军阀割据局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哪些不利影响?
2.
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中华民族在英勇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中国的先进人士将目光转向西方,向他们学习,开始了近代化的艰辛探索。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根本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把梁启超的主张付诸实践的政治运动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史学界对这一“革命”的评价既有成功论,也有失败论。你支持哪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2.选择题- (共24题)
5.
中山陵平面呈“警钟形”意在“唤起民众”整个建筑朴实坚固,合于中国传统观念,又符合孙中山的气概和精神。孙中山的下列哪些活动和功绩“唤起了民众”
①成立兴中会;
②创建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⑤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①成立兴中会;
②创建中国同盟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建立了中华民国;
⑤终结了君主专制制度
A.①②④⑤ |
B.①③④⑤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③④⑤ |
9.
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10.
在近代中国系列救亡图存的运动中,洋务运动求自强,戊戌变法图立宪,辛亥革命建共和,使中国逐渐融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这些运动( )
A.反映了近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 | B.取得了反抗外国侵略的胜利 |
C.完成了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 | D.完善了近代中国的民主制度 |
11.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②③ | D.④②③① |
14.
“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你认为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军阀的割据混战 |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
C.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 |
D.孙中山继续革命 |
17.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畅聊中“那个元旦”指的是
A.1911 |
B.1913 |
C.1912 |
D.1927 |
18.
“孙中山在遗嘱内嘱咐曰:‘革命尚未彻底,同志仍需努力。’”下列对“革命尚未彻底”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B.建立了中华民国,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继续祸国殃民 |
C.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胜利果实被衰世凯窃取 |
D.明确了反帝宗旨,但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疯狂侵略 |
20.
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传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A.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传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22.如图为一闸刀开关,标出的7个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两个部分是胶盖和{#blank#}1{#/blank#},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blank#}2{#/blank#}情况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23.如图为一闸刀开关,标出的7个部分中属于绝缘体的两个部分是胶盖和{#blank#}1{#/blank#},熔丝的作用是当电路发生短路或{#blank#}2{#/blank#}情况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电路作用.
25.
1920年1月,北京政府下令改全国国民学校国文为语体文(白话),随后改“语体文”一词为“国语”,确立白话(语体文)的法律地位。这一变革与下列哪一主张的传播有关(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实业救国 | C.三民主义 | D.民主、科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