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版)第一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38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大人缴获鸦片后不肯作罢,随即上演了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即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这一举动可谓大快人心。
——《袁腾飞说中国史》(下)
材料二英国舰队到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英舰到达南京长江下关江面,清廷派人求和,鸦片战争结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修改条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修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修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

(2)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图1)变为断壁残垣(图2)与哪一战争有关?罪魁祸首是谁?对此你有何感想?
材料三  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3)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结合材料三说明中国版图变化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一方好人家,尽将烟器摆;一条好花街,尽将烟馆排。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有何举措?
材料二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终于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

2.选择题(共21题)

4.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先割占中国领土和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 美国B.英国 法国C.英国 俄国 D.俄国 日本
5.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B.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C.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6.
诗句“男将女将尽持刀,同心放胆杀清妖”描写的情景出现在
A.三元里抗英运动中
B.义和团运动中
C.维新变法运动中
D.太平天国运动中
7.
天京事变后流传着一首民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该民谣反映出天京事变的发生是由于
A.宗教迷信思想的毒害
B.领导集团内部的自相残杀
C.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
D.绝对平均主义思想的作祟
8.
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为进占慈溪而与太平军作战中,华尔这个美国流氓受重伤死去。”这段史实反映的是
A.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D.清军抗击英国军队
9.
这一文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没有付诸实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未产生显著作用。“这一文件”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天工开物》
D.《梦溪笔谈》
10.
下列哪一条约规定“外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11.
下列属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略者的暴行的是(  )
A.命令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割占中国台湾、澎湖列岛
C.洗劫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
D.逼迫清政府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12.
率军大战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并与围困天京的湘军大战40多天的太平天国将领是(  )
A.石达开B.洪仁玕
C.陈玉成D.李秀成
13.
下列史实中,反映了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是( )
A.林则徐虎门销烟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郑成功收复台湾D.清军发动雅克萨之战
14.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南京条约》的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15.
初二(3)班的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对一个历史课题进行研究,他们搜集了以下一些历史资料:①林则徐生平史迹 ②英国军队侵华暴行 ③割让香港岛示意图。根据这些历史资料,他们研究的课题应该是关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B.虎门销烟
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
16.
阅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17.
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  )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D.是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
18.
对于中国人来是或,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迫使清政府投降,接受了后来蚕食中国大部分主权的长长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的第一个,它铭刻着中国社会在列强炮口的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D.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9.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幽幽一扇窗

肖慧

    ①窗原本只为采集光线、通风透气而设,饱学的古人根据窗形创造了诸如长窗、半窗、空窗、横风窗、花漏窗等如词牌名一般凝练雅致的窗名,给原本简单冷硬的窗赋予了生命内涵。形态不一的窗户给人带来不同的美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长窗、半窗与花漏窗了。

    ②高敞宏丽的长窗必须安装在主屋和厅堂正面,每扇窗上都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形成阴阳起伏的断面,图案风格机趣活泼,柔顺秀丽,花纹多为如意、花草等,一草一木都有比较深刻的含义。堂内有雍容华贵的陈设,主屋和厅堂相对的庭院里不是重峦叠嶂的精心置景,就是小池碧波的用心点缀,透过长窗,将室内外景致融为一体。

    ③半窗外须是曲径通幽的后花园,翠柳拂水,云影浮动,花木扶疏,有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致相衬,否则便全然没了意境。半窗一般装在厢房和书斋,底部多为矮墙,窗形细致精巧,紧靠窗外一定种植着芭蕉、绿竹或梅花等植物。读书读闷了,可以推开窗户,尽情欣赏触手可得的绿意,感受墙外青山横黛色、门前流水带花香的美妙。

    ④如果说半窗给人更多亲近更多惬意,那么花漏窗给人的感觉便是格外的幽雅含蓄。去苏州除了可以饱览园林秀色,还能过足看花漏窗的眼瘾——沧浪亭的花漏窗从主厅明道堂向西至翠玲珑之间,有个天井和曲廊构成的幽僻过渡空间,曲廊西北两面开有四个造型优美的花漏窗,依次为桃窗、榴窗、荷花窗、蕉棠窗,图案轻灵毓秀,柔和飘逸,充满动感。如果什么也不做,依在窗前感受窗外竹影婆娑,流光明灭滴翠,花香呼之欲出,小廊曲折,绿意透窗,那样的意境让人该是怎样地怦然心动啊!那年春天我在苏州园林一处僻静的庭院歇脚,特意在廊角一处花漏窗前坐下,“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一声悠扬婉转的昆曲唱腔清晰地飘过来,这是《牡丹亭•游园》里的经典唱词。那夜一动不动地听完了整曲《游园》,我目光自始至终都透过一扇古典的花漏窗,不远处,那水中月、雾中花般的水阁,美得刻骨,美得朦胧。

    ⑤古窗是一幅悠长隽永的古画,如今的窗少了许多精雅与遐想。然而无论怎样的窗,依然神奇地连接着两个世界——关上窗,营造出一个完全自由的天地,笑骂喜怒,皆由自己;打开窗,人便与外界有了联系,清风明月,葱茏明朗。东坡有诗云:“短篱寻丈间,寄我无穷境。”若把“篱”字换成“窗”字,一样得体,幽幽一扇窗,给人们带来的是无穷境的大天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1年第9期,有删改)

20.
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A.俄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21.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A. 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
B. 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
C.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D. 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22.
下图所示书页出自清末民初平民教育家陈荣衮编写的白话教材《妇孺三字书》。(注:時——时;開——开;豐——丰;廣東——广东;國——国;圓明園——圆明园;燒——烧)根据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咸丰十年”是
A.1840年
B.1842年
C.1856年
D.1860年
23.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式: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小丽买了一双32码的鞋,鞋底长{#blank#}1{#/blank#}厘米,小丽妈妈的鞋底长23.5厘米,是{#blank#}2{#/blank#}码.
24.鞋的尺码通常用“码”或“厘米”表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式:b=2a﹣10.(b表示码数,a表示厘米数)小丽买了一双32码的鞋,鞋底长{#blank#}1{#/blank#}厘米,小丽妈妈的鞋底长23.5厘米,是{#blank#}2{#/blank#}码.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