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习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22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

1.综合题(共4题)

1.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

(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三个条约的哪一条款?
(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
(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界碑”的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作者怎样评价西方列强侵华的影响?

材料三 不平等条约的这一个世纪对她来说特别残酷,中国……渴望付出双倍的努力,毫不停息地向前进,并获取新的资源,比如俄文版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3)据材料三指出, “这一个世纪” 中反映中国“努力”的重大事件有哪些?“获取马克思列宁主义宝鉴”促使中国革命发生了什么变化?
3.
材料: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哪部文件中的内容?   
(2)这部文件是什么时候颁布的?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如何评价这部文件?
4.
材料:2014年3月8日至16日,珍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的圆明园国宝——四大兽首在“保利大都会”销售中心展出。凝聚着中华民族情感的圆明园兽首走了一百多年的回家路,人们终将有幸一睹国宝风采。

请回答:   
(1)四大兽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哪次战争中被掠走的?火烧圆明园的侵略者是谁?
(2)十二兽首被掠流浪经历是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真实写照,它们被中国人民深深挂念,理应回到祖国怀抱。你认为应当采取什么方式让它们回家?并陈述理由。
(3)俄国是怎样趁火打劫的呢?   
(4)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原因是什么?近代中国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简答题(共1题)

5.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3.选择题(共16题)

6.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8.
“这个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最可能是指   (   )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9.
中国近代历史上,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1.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鸦片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2.
《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 鸦片战争 B. 甲午战争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3.
《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损害了中国的
A.领土主权B.司法主权C.关税自主权D.内河航运权
14.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15.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16.
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北京条约》D.中俄《尼布楚条约》
17.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 英德联军 B. 德法联军 C. 英法联军 D. 美俄联军
18.
读书深入思考,通达真相、真理、真谛。下图是小明读过的众书中一本,该书讲述的事件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9.
2009年2月26日,圆明园被盗文物鼠首、兔首铜像以2800万欧元在法国高价拍卖。鼠首、兔首铜像被盗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图中的“大劫难”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21.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1,3s23p1和2s22p4,由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