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版)第二单元检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52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11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
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2)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列强侵华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3)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的班级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的主题名称。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八国联军侵清朝,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辛丑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说“清朝变成洋人廷”?
(3)材料二中的“赔巨款”“派驻兵”“严禁人民反列强”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3.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近代工业的兴起”活动课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读图说史】

(1)图1、图2分别是洋务派创办的哪一类型的近代工业?
【探究学习】
(2)根据下图,指出184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变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2~1890年外国轮船公司在华货物运送数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
回首戊戌,每一个探索救亡图存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当年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艰难起步、用生命唤醒东方睡狮的爱国志士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5年春,乙未科进士在北京考完会试,等待发榜。《马关条约》中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赔款二万万两的消息突然传至,在北京应试的举人群情激愤。他们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台籍举人更是痛哭流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举人们为何会群情激奋?这一事件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洋务运动
建立军事和民用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立海军;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戊戌变法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异同点。
(3)梁启超认为:“(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史学家认为:“戊戌变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说明上述观点的正确性。

2.选择题(共14题)

5.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下列哪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存在矛盾
A.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签订《辛丑条约》
7.
下列战争中,外国侵略者进入北京的有(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②③
8.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甲午中日战争”的时事报道。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  )
A.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天津条约》
B.黄海大战中牺牲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C.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罪行
9.
(题文)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0.
我国的近代化海军最早建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维新变法时期
11.
谭嗣同被慈禧太后杀害后,街头巷尾的人们议论纷纷,你认为符合史实的议论是(   )
A.他是洋人的密探,卖国求荣B.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很值
C.慈禧太后杀的是贪官D.他是无路可逃,真悲哀
12.
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洋务运动中最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开平矿务局B.江南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D.上海轮船招商局
13.
下列对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背景因素的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A.人民反抗的威胁B.列强侵略的逼迫
C.清朝统治的危机D.资产阶级的斗争
14.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选项、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公车上书
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B
百日维新
挽救了民族危亡
C
《定国是诏》颁布
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A.AB.BC.CD.D
15.
下列人物中,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维新变法的是
A.曾国藩
B.康有为
C.林则徐
D.洪秀全
16.
19世纪末我国的一次变法运动中被杀害的,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

①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②开办新式学堂
③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7.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18.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车上书”为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C.慈禧太后残酷镇压了戊戌变法运动
D.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