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材料一: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 美国 | 英国 | |
政体 | 总统共和制 | 君主立宪制 | |
国家元首 | 名称 | 总统 | 国王 |
产生方式 | 选举 | 世袭 | |
任职 | 任期制 | 终身制 | |
权限 | 有实权 | 无实权 | |
政府 | 首脑名称 | 总统 | 首相 |
产生方式 | 总统任命 | 议会产生 |
材料二: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
材料三: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大师们的浩瀚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1)材料一所反映的美国和英国两种政体形成的相关重要法律文件分别是什么?(4分)
(2)对照材料一,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的政治特点。(4分)
(3)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10分)
(4)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2分)
2.单选题- (共24题)
A.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 |
B.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
C.自由平等原则、分权与制衡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

A.十九世纪中期,重庆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 |
B.甲午战争后,日本利用在重庆通商的条件,深入中国内地侵略 |
C.作为国民政府陪都,重庆是二战期间世界著名的反法西斯中心之一 |
D.1945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政府的代表曾在此进行和平谈判 |
A.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 |
B.中国政府的软弱可欺 |
C.中国近代化尚未起步 |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维护中国现行关税政策 | B.反对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
C.加大对华资本输出 | D.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
A.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对峙-解放战争 |
B.国民革命-国共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C.国共对峙-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
D.国共对峙-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③④ | B.③①②④ | C.③①④② | D.④③①② |
A. 《共产党宣言》发表
B. 巴黎公社的建立
C.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 十月革命的胜利
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 B.巴黎公社的成立 |
C.第一国际 | D.十月革命 |
①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③《共产党宣言》
④俄国十月革命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A.《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 |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
A.《共同纲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C.和平统一:《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
D.“一国两制”:深圳经济特区的政策保证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
B.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
C.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
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

A. 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B.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 B.两极格局的确立 |
C.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后 |
A.中国将取代美国的单极世界 |
B.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增强 |
C.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国家实力决定的 |
D.世界政治多极化源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 |
A.吸取两次世界大战教训,成功避免了战争 |
B.社会主义运动有曲折、有发展 |
C.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取得巨大进步 |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殖民体系瓦解 |
①美国领导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 ②它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③它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 ④两极格局瓦解后其规模逐渐缩小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A.中国人民选择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
B.世界政治文明经历了人治到法制、专制到民主的过程 |
C.二十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正说明中国的古代谚语: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
D.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和价值观多样化也是不可遏制的 |
A.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
B.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
C.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3.选择题- (共12题)
完成填空
A两弹元勋B石油工人—铁人C党的好干部D解放军的好战士E援藏干部的代表
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孔繁森④雷锋⑤焦裕禄
①{#blank#}1{#/blank#};②{#blank#}2{#/blank#};③{#blank#}3{#/blank#};④{#blank#}4{#/blank#};⑤{#blank#}5{#/blank#}
完成填空
A两弹元勋B石油工人—铁人C党的好干部D解放军的好战士E援藏干部的代表
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孔繁森④雷锋⑤焦裕禄
①{#blank#}1{#/blank#};②{#blank#}2{#/blank#};③{#blank#}3{#/blank#};④{#blank#}4{#/blank#};⑤{#blank#}5{#/blank#}
完成填空
A两弹元勋B石油工人—铁人C党的好干部D解放军的好战士E援藏干部的代表
①王进喜②邓稼先③孔繁森④雷锋⑤焦裕禄
①{#blank#}1{#/blank#};②{#blank#}2{#/blank#};③{#blank#}3{#/blank#};④{#blank#}4{#/blank#};⑤{#blank#}5{#/blank#}
阅读材料,回答小题
北京地处华北平原西北,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都城,城区北临燕山,西临是西山,东南是华北平原,向太平洋敞开。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华北平原,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地。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区,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也给北京带来了巨大压力。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4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