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391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8

1.综合题(共3题)

1.
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1历史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企业。
(2)图2历史人物是戊戌变法中的哪一位重要人物?
(3)图3历史人物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是图4历史人物等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请写出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口号。
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抗争史,又是一部探索史。在屡遭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中,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探索)

材料一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

——文池主编《思想的灵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以来,中国新生资产阶级提出了哪些“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又是如何付诸实践的?(请列举两例愿望及对应的实践)
(洗雪国耻)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的战争名称。
(光辉历程)

材料三 读下表


(3)材料三是李会同学在复习时归纳的“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专题的部分内容,你认为其中列有“北伐”战争的理由是什么?
(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中补充“二十八年浴血奋战”的结束时间(年月日)及标志事件。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方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偏向。如常常把中西的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及其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
(2)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局限性。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2.选择题(共16题)

4.
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指向的是(  )
A.袁世凯倒行尊孔复古的逆流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D.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
5.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
6.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的党的主要任务是(  )
A.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B.建设共产主义
C.制定最低纲领
D.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7.
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更不堪。”这首诗从本质上说明了(  )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C.不推翻列强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近代中国动乱的根源
D.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并未根本改变
8.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下定这一禁烟决心的是(  )
A.关天培B.林则徐C.曾国藩D.左宗棠
9.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有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  )
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左宝贵
10.
“为了救国,我愿洒了我的血。但是,今天每一个人的牺牲,将有千百人站起来继续进行维新的工作。”这一慷慨陈词反映的是(  )
A.林则徐广东禁烟的坚强意志B.谭嗣同誓死推行维新变法的决心
C.陈独秀宣扬“民主”“科学”的思想D.邓世昌勇撞“吉野号”的气概
11.
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A.中华保国会B.中国同盟会C.中国兴中会D.中华强学会
12.
辛亥革命后为反对袁世凯专权,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斗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将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 
②在国会选举中成为第一大党 
③成功组织了国民党的责任内阁
④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
A.①②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3.
“北地终招八国兵,金城坐被联军毁。拳民思想一朝熄,又换奴颜事洋鬼。”诗句中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火烧圆明园
②义和团运动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辛丑条约》的签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
1902年2月,《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说过:“我们在‘暴乱’中并无所失。而事实上我们的威信大增,我们敢肯定地说,多少年来我们在北京或在中国的地位,从未像今天这样高。我们与清朝官员的联系从未像今天这样密切。”他们的感慨源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15.
“一百七十多年前,我们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先败于英,后败于日。百姓愈加民不聊生,耻感深深刺痛中国士人。保国!保种!由洋务而君宪,由立宪而革命。从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激愤者不惜彻底打倒‘孔家店’,决绝地将自己的文明连根拔起。”对上述解读错误的是
A.“从迷梦中醒来”指的是被迫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
B.“先败于英,后败于日”分别指的是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C.“从器物到制度再至文化”,这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过程
D.“彻底打倒‘孔家店’”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
16.
“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这首诗不仅评价了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也体现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悲壮。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 )
A.西安B.天京C.水安D.安庆
17.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刻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以下关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
B.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辛亥革命
18.
1866年,京师同文馆开设了“算学”馆,学员兼学医学、机器制造、西洋史地和万国公法等科。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洋务运动的兴起B.辛亥革命的爆发
C.科举制度的废除D.百日维新的推行
19.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中国国近代史的开端
B.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D.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3.填空题(共1题)

20.
填空题。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中的重要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列举出三次运动的主要参与者。
洋务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文化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