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社会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优于他人担任公职,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这一集体领导体制自此在中国历朝延续,直至清代——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
材料三 在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时,最大的困难在于:你必须首先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其次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麦迪逊“美国宪法之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材料二中“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简述其主要作用。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使政府有能力控制被统治者”和“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
2.单选题- (共15题)
2.
早在殖民时代。北美殖民地就曾仿效英国建立了议会,在经过了独立战争时期强势的大陆会议和独立之初的软弱的邦联议会后,美国1787年宪法最终选择了两院制的国会。美国这一选择反映的指导思想是
A.议会主权原则 |
B.三权分立原则 |
C.权力制衡原则 |
D.人民主权原则 |
4.
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有言论自由等权利”,直到179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才规定了人民的上述权利,这十条修正案也叫美国的《权利法案》.结合所学,《1787年宪法》没有规定人民的上述权利的主要原因是
A.《1787年宪法》代表资产阶级利益 |
B.美国《独立宣言》中认为上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无需再明文规定 |
C.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的反对 |
D.1787宪法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
5.
费城制宪会议上存在着尖锐分歧,各州权利斗争频繁,但代表们相互妥协最终促使美国1787宪法的出台,而宪法所设计的制度也体现了对抗利益间的妥协精神。这主要体现在
①国会实现两院制 ②《独立宣言》精神遭否定
③奴隶以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④实行两党制
①国会实现两院制 ②《独立宣言》精神遭否定
③奴隶以五分之三计入总人口 ④实行两党制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6.
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对“共和”的认同远甚于“民主”,因为“民主”常常等同于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但同时也相信国家管理中抑制政府暴政必须有人民的存在。为此,他们当时选择了
A.联邦制 |
B.政党制 |
C.代议制 |
D.普选制 |
7.
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美国新宪法(指1787年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托马斯·杰弗逊也称美国的新宪法是“君主制的新版本”。这表明:
A.总统由选举产生 |
B.政体的实质是君主专制 |
C.总统的权利很大 |
D.总统权力不受任何限制 |
8.
学者龙太江在《论政治妥协:以价值为中心的分析》中指出:第一,美国宪法所设定的政治体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妥协机制;第二,从宪法的产生过程来看,它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第三,从宪政发展过程来看,许多关键性的、重大的问题往往是通过政治妥协缓解并进而一步步解决的。对美国宪政发展表现出的政治妥协理解错误的是
A.两党相互制衡的宪法规定体现了政治体制的妥协 |
B.参众两院议员席位的分配体现了多元利益的妥协 |
C.人民权益的保障体现了宪政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妥协 |
D.政治妥协有利于美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9.
美国1787年宪法是对抗与冲突的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结果,其制度设计也体现了妥协精神。宪法中有一项被称为“Three﹣Fifths Compromise(五分之三妥协)”,其妥协的双方分别是
A.中央与地方 |
B.总统与国会 |
C.大州与小州 |
D.南方与北方 |
10.
“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的合众国法律,以及与合众国缔结的条约或将要缔结的条约,概应成为全国的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这一规定体现了
A.联邦制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 |
C.共和制原则 |
D.各州自治原则 |
11.
汉密尔顿(美国开国功勋)在《联邦党人文集》谈到:“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据此分析,汉密尔顿主张
A.邦联体制 |
B.联邦体制 |
C.三权分立 |
D.民族独立 |
12.
美国历史学家J·布鲁姆说:“1787年,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互相对垒的公民,而是一个国家平等的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对这段话的看法正确的是( )
A.美国新政体的建立彻底实现了人人平等 |
B.联邦制民主共和国是大国最为适合的政体 |
C.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是一种重大的政治创造 |
D.美国政体的优越性在于实现了对政府权利的制约 |
13.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院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主要违背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学说?( )
A.三权分立说 | B.自然权利说 |
C.社会契约说 | D.人民主权说 |
1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原则是
A.共和制 |
B.联邦制 |
C.民主制 |
D.权力制衡 |
15.
“(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 | B.抵御西方列强的威胁 |
C.维护各州行政独立性 | D.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力 |
16.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至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
C.废除君主立宪制 |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
3.选择题- (共2题)
17.某容器中发生一个化学反应,反应过程中存在H2O、ClO﹣、CN﹣、HCO3﹣、N2、Cl﹣六种物质.在反应过程中测得ClO﹣和N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