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质量评估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634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9

1.连线题(共1题)

1.
连线题。

2.简答题(共1题)

2.
列举解放战争期间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所取得的成果。

3.综合题(共3题)

3.
读如图,回答问题。

(1)图1、图2反映的事件各是什么?在这两个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哪两个重大问题达成了一致?
(2)上述两个“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如何?其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3)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军队与人民解放军力量对比变化情况如下表:
 
1946年7月
1947年6月
1948年8月
国民党
430万
373万
365万
共产党
120万
195万
280万
 
材料二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了出来。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

材料三 蒋介石走投无路,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作为缓兵之计。4月,国共代表在北平谈判,双方议定了一个以八项条件为基础的《国内和平协定》。但是,国民党政府最后却拒绝在协定上签字。这样,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完全被揭穿了。
材料四 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1)材料一反映了国共两党军队力量怎样的变化情况?1946年6月国民党悍然向哪个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蒋介石两个拳头这么一伸”指的是什么军事行动?“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又指的是什么?
(3)根据国共双方实力的变化,1948年中共中央军委做出战略决战决策,先后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材料四中的这段命令是在哪一年由谁下达的?
(5)下达该命令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6)此命令下达后,人民解放军展开了怎样的军事行动?这场军事行动有何影响?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情况如下表:
 
国民党方面
共产党方面
正规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武器装备
接受100万日军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装备支援
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以步枪为主
控制人口
3亿多
1亿多
控制地区
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材料二 人民群众积极支援前线,如图:

材料三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三有何内在联系?请简要说明理由。
(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4.选择题(共17题)

6.
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胜利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蒋介石的主力
B.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D.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7.
解放战争期间制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
A.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C.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D.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减租减息
8.
下列关于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B.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C.这是一个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
D.按农村人口,不分男女老幼,以家庭为单位分配承包土地
9.
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军支援前线,主要是因为
A.国民党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B.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
C.解放区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D.中共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10.
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周恩来等主动撤出延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
B.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C.百万雄师过大江,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1.
三大战役中,发生在东北境内的是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2.
1949年1月,获得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A.北平
B.锦州
C.南京
D.上海
13.
下列关于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胜利
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决战
14.
1949年4月南京解放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国民党反动政权垮台
15.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
①中共中央及时、果断的战略决策
②解放区人民的大力支持
③人民解放军的英勇善战
④西方国家的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
如图蒋介石与***合影是在
A.国民革命期间
B.红军长征期间
C.西安事变期间
D.重庆谈判期间
17.
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蒋介石邀请***谈判的目的仅仅只是为其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B.***决定与国民党谈判的出发点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C.谈判结果是双方签署“双十协定”,达成和平建国共识
D.在政治上获得主动是蒋介石邀请***谈判的目的之一
18.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国民党进攻大别山地区
D.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19.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0.
内战爆发后,人民解放军的作战原则是( )
A.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B.全面退缩,积蓄力量
C.主动出击,正面迎敌
D.建立敌后根据地
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学习,你可以解释生活的一些问题:
22.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
A.声东击西B.诱敌深入
C.调虎离山D.迂回战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连线题:(1道)

    简答题:(1道)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