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恩格斯曾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最终建立毕竟使法国工人有了一个基础,可以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党,并且在将来不是为他人的利益而是为它本身的利益进行战斗。”这表明
A.共和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
B.法国已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 |
C.法国代议制是为保证工人的利益 |
D.工人阶级推动共和政体建立 |
2.
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对“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该判例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从而使最高法院足以与国会或总统相制衡。据此,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国会立法须经最高法院审查方能生效 | B.最高法院成为美国国家权力机构中心 |
C.最高法院由此获得了宪法终极解释权 | D.三权分立与制约平衡的机制开始确立 |
3.
下图是刊登在明治二十八年3月23号《团团珍闻》上的一副名为《春帆楼会议》的漫画(图中人物为日本国民,春帆楼为中日条约签订地点)。该漫画主要反映了


A.《马关条约》受到日本国民的高度关注 | B.日本上层人士支持日本政府侵略中国 |
C.甲午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 | D.入侵中国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一步 |
4.
1930年2月,中国发生大规模军阀混战,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乘机提出把组织工人罢工、组织地方起义、组织兵变等作为革命的中心策略来抓。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
A.对革命形势的估计明显错误 |
B.能从时局出发作出正确决策 |
C.领导了一系列“反围剿”斗争 |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5.
有学者认为:“日本在中国的失败……与拿破仑皇帝在伊比利亚(西班牙) 的失利并无二致,其失败源于西班牙和大英帝国的良性互动……都是“槌钻战术的胜利。”与此相符合的“日本在中国的失败”原因是
A.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 B.***《论持久战》思想的指导 |
C.美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与援助 | D.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 |
6.
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A.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B. 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D. 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A. 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
B. 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
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
D. 马克思没有对公社亲自指导
7.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三角贸易示意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该贸易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急剧下降 |
B.加快了美洲各地的开发速度 |
C.引发了全球人口的迁移热潮 |
D.增加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
8.
史载,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来,以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为中心的三角洲地区,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农家正业,出现了棉作压倒稻作,蚕桑压倒稻作的新趋势。这一变化
A.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
B.为该地区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 |
C.加速了江南自然经济的解体 |
D.促使白银逐渐成为该地区普遍流通的货币 |
9.
著名经济学家千家驹等人于1936年在广西百色等12县选择了78家农户进行比较详细的调查。调查结果是:78家的农作物收入平均每家为147元,而手工业收入平均每家为3.5元。这主要反映了
A.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很不平衡 |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影响极小 |
C.农户经营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 |
D.广大农民固守土地、手工业落后 |
10.
“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并建起新型的国营农场,从根本上改变了苏联农业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但是,暴风骤雨般农业集体化为苏联的农业发展和农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当时苏联进行“暴风骤雨般的农业集体化”是为了
A.满足战争需要 |
B.协调国民经济的比例 |
C.推动农业发展 |
D.促进国家工业化建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