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8周教研联盟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899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31

1.综合题(共2题)

1.
一部近代史,就是一部探索史、救亡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自洋人构衅以来,至今数十年矣。迨咸丰年间,内患外侮,一时并至,岂尽武臣之不善治兵哉?抑有制胜之兵,而无制胜器,故不能所向无敌耳。”
材料二 从1895年至1898年,中国对日本态度转变的戏剧性程度,与日本对西方的态度颇类似,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压倒了简单的民族情绪。
材料三 孙中山先生代表着一个时代……孙中山先生的名字是一个伟大的界碑。它标志着一个旧时代的结束,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江泽民

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们发起了哪一运动?用一句话概括该运动的作用。该运动有局限性吗?如果有,请你写出来。
(2)材料二中,“失败激起的学习欲望”在中国后来转化成了怎样的实际行动?这一行动在社会上产生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孙中山先生是怎样开启“新时代”的?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为开启“新时代”而提出的主张。请指出材料四中“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的含义。
2.
近代中国关于通商开埠(开辟商埠,设立外贸口号岸)的政策和思想有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置概况表
时间(年)
不平等条约
性质
口岸设置
1842
A
条约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1860
《北京条约》
条约口岸
天津、大沽
1895
B
条约口岸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1898
 
自开口岸
岳州、三都澳、秦皇岛
1904
自开口岸
济南、周村、潍县
 
材料二:《南京条约》签订后,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烟台条约》签订后,李鸿章就“添开口岸”……仍日益强盛,可知其病不在添口,而在不能自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A、B分别是什么条约。
(2)1895年所开通的口岸对比之前有什么特点?此条约对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李鸿章认为中国的“病”在于什么?其后他为首进行了一场运动,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此运动口号是什么?

2.选择题(共29题)

3.
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
A.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
C.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D.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
4.
《清议报》(1898年2月创刊)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天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甲午中日战争
5.
清末,学生经常看到刊载进步政见的书报,其中“三大主义曰:民族、民权、民生”,应出自
A.《天演论》
B.《民报》
C.《万国公报》
D.《海国图志》
6.
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7.
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对于英国棉纺织品消费量的统计。据此分析,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国名
人口
棉纺织品消费量
比例
中国
3.6亿人
人均0.75便士
1
洪都拉斯
1.46万人
人均934.5便士
1246
 
A.从中国获取廉价原料
B.在中国投资设厂
C.进一步控制清政府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8.
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
美国学者德涅特在《美国东亚外交史》中这一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树上的伙伴”是指
A.美国
B.俄国
C.英国和法国
D.日本
10.
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后,“分洋商之利”,获得颇丰。上海商人叶运忠请求另设广运轮船局,李鸿章断然拒绝,批示:“不准另树一帜。”由此可见,李鸿章
A.鄙视民族工业
B.提倡“实业救国”
C.利用权力垄断经营
D.停办官营工商企业
11.
如图所示的内容,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中国第一”,说明了
第一台蒸汽机
1862年,安庆内军械所
第一台机床
1867年,江南制造总局
第一台铣齿机
1870年,江南制造总局
第一台简易蒸汽机
1881年,开平矿务局
 
A.标志中国走上工业自主道路
B.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
C.有力维护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
12.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材料所讲的“第一次反思”始于哪方面?
A.科学技术
B.政治制度
C.思想文化
D.生活习俗
13.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后,梁启超感叹道:“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梁启超认为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
A.清政府进行“新政”改革
B.刺激民众忧患意识的产生
C.迫使中国扩大对列强开放
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高涨
14.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凡有仿造外国火车、轮船、器皿者,给予专利鼓励
15.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B.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D.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16.
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
A.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
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
A.军备落后
B.国力贫弱
C.政治腐败
D.急需改革
18.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已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
19.
“中国的首都几次被西方的武装力量所占领,这是近代中国最痛苦的一个时期。”“中国的首都”曾在下列哪两次战争中被“占领”(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20.
“列强的炮声惊醒了清王朝的美梦,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抗争史——中国近代史开始了”。“列强的炮声”指的是(   )
A. 虎门销烟 B. 炮轰广州城    C. 鸦片战争 D. 三元里抗英
21.
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关天培B.林则徐
C.左宗棠D.邓世昌
22.
据有关资料统计,从1840年开始清朝财政状况急转直下,此后10年间,仅例外支出即达8000万两白银。清朝财政状况出现恶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军费开支、战争赔款B.减收工商税
C.大量进口工业品D.茶叶、棉花等滞销
23.
“人无贵贱皆兄弟,物论多少一秤分。铲除鞑虏建天国,剿灭妖言传真经。”是指中国近代的(   )
A.三元里人民抗英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24.
第一次以条约的方式允许外国商人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25.
纪录片《复必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6.
近代以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艰难前行。今年又是戊戌年,追忆一百二十年前的戊戌变法与随后的辛亥革命,它们的共同点有
A.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
B.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都主张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27.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劝导国人
A.放弃天朝观念
B.学习西方技术
C.拥护民主共和
D.反抗列强侵略
28.
2015年国家文物局发布消息称,已基本确认在辽宁丹东港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是121年前沉没的致远舰,建议进行整体打捞。打捞成功后可以用以研究(  )
A.甲午战争的爆发
B.近代民用制造业的发展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近代“师夷长技”的情况
29.
“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诗反映的事件是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秋收起义
30.
奕䜣在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求富”口号下创办的工业有(   )
A. 轮船招商局   B. 安庆内军械所
C. 江南制造总局 D. 福州船政局
31.
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