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学段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9589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1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华社1月12日新媒体专电:从今年春季开始,中国历史教材将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8年抗战的表述改为14年抗战。消息传来,中国抗战史学界深感欣慰。“终于改写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许多抗战历史研究者,为此已经呼吁了几十年。在王建学看来,中国教科书将抗战史从8年抗战修改为14年抗战,是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貌,值得点赞。“这意味着14年抗战的提法,已经从学术观点上升为全民共识。”王建学说,这样能让人们更清晰地知道,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731部队都是从何而来。根据教育部的安排,这一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从此,14年抗战将是历史教学的权威表述。”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秘书长李蓉研究员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审判日本侵华战犯的判决书中明确指出:我们认定对华战争自1931年以后是侵略战争。
——摘编自《中国抗战史修订为14年意味着什么》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用具体史实来说明将8年抗战修订为14年抗战的合理之处。
(2)你认为将“中国抗战史修订为14年”有何意义?
2.
“熊猫外交”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达到顶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武则天、唐玄宗时期,熊猫就作为礼物随着日本的使者跨越重洋。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接受这份大礼的是苏联。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来到苏联,象征着当时中国与苏联之间的深厚感情。两年后,安安又作为配偶被送到苏联。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1956年至195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稀有鸟类养场和美国芝加哥动物国分别先后两次致信给北京动物园,希望“以货币或动物交換中国的一对大熊猫”。…对外文化联络局最终的答复是,必须双方互派人员到对方动物园访问和领取交换的动物。如因美国政府阻挠而交换不成,那就算了。这件事最终没有办成。…1972年堪称“熊猫外交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赠送美国,这是1949年以后,熊猫第一次被送到西方国家。
——《熊猫外交简史》
材料三 现在日本、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泰国、德国、奥地利都有熊猫。2017年6月24日,载着大熊猫“梦梦”“娇庆”的专机在万众瞩目下抵达柏林。外界似乎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熊猫大使的足迹足以说明两国关系之冷热。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拥有熊猫,都是国际关系的重要变化。
——《熊猫外交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新中国首次“熊猫外交”的对象是苏联。
(2)从材料二“熊猫外交”的历程可见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熊猫”成为国际关系变化的风向标。

2.单选题(共15题)

3.
从1873年5月24日梯也尔下台到1879年1月30日格雷维当选为法国总统,六年多的时间里,法国由“没有共和派的共和国”变成了“共和派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有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作为保障
B.工业革命增强了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
C.法国资产阶级立宪派向共和派屈服妥协
D.宪法从法律上阻断了法国保皇派复辟的道路
4.
(题文)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消息,针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恢复其移民禁令的要求,美国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宣布裁决结果,决定维持此前移民禁令暂停的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的禁令。据此可知美国
A.司法权高于行政权
B.总统需要对联邦法院负责
C.联邦法院权力至上
D.总统权力受联邦法院制约
5.
1877年3月10日,俾斯麦在国会发表演讲说:“我确信,我迄今被允许发挥的主要影响,并不是依赖帝权,而是依赖普鲁士王权……如果你们把我的普鲁士根子割掉了,让我只当帝国大臣,那么,我相信我就不会比任何人更有影响。”由此看出
A.德意志帝国皇帝没有实际权力
B.普鲁士在帝国中占有统治地位
C.德意志帝国宰相是由皇帝任命
D.德意志各邦保留一定的自治权
6.
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议会“下院的真正工作无非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从1887~1897年,政府参加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了会议全部时间的84.5%。同时,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授权内阁或某一行政部门去制定具体的施行细则。这说明当时英国
A.议会中心地位逐渐丧失
B.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C.责任内阁制真正确立
D.行政权力不断地膨胀
7.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资政新篇》提出:“兴车马之利,……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银行,……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义和团时期揭帖称:“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即毁坏大轮船。”导致两者对待西方文明态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民阶级的落后性与保守性
B. 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程度不同
C. 两者社会主要矛盾存在差异
D. 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
8.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
A. 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
B. 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导致革命失败
D. 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9.
“在思考中国的这场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其他任何战争的时候,笔者必须明白,中国并不是由一个民族构成的,而是由一群人组成的。……实际上中国像一个百孔千疮的沙袋,一拳击去,沙子四处飞溅。”作者在此认为中国“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人缺乏民族意识
B.中国军队战斗力涣散
C.君主专制体制的落后
D.清政府备战组织不力
10.
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有高压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这一思想
A.体现以城市中心运动为主
B.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有吻合处
C.反映资产阶级存在革命性
D.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胜利
11.
1917年4月,列宁不赞成立即推翻临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逐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917年10月,党中央决定近期起义推翻临时政府。这一政策变化(  )
A.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完成B.受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
C.确立社会主义革命方针D.满足了国民的和平要求
12.
在制定第一部宪法的过程中,中共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次的讨论方式:精英讨论和大众讨论;文字改革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知识分子进行了平等充分的协商,甚至改变自己拼音文字的价值偏好,采取汉语拼音方案。这些立体式协商民主模式
A.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起点
B.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C.是中国协商民主的开端
D.使新中国政权组织原则得以确立
13.
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罗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欧洲联合“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表明联合的出发点是
A.联合发展,应对大国威胁
B.避免战争,维护欧洲和平
C.经济互携,增强竞争能力
D.加强合作,壮大军事力量
14.
尼克松说:“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影响美国“完全支配的地位”的因素是
A.朝鲜战争美国战败
B.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C.不结盟运动的诞生
D.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5.
曾任美国陆军部部长的亨利·史汀生在1947年发表的《对美国人的挑战》一文中认为,“美国目前正面临着一个挑战性时机,承担着领导世界走出经济萧条的责任,而这种责任和机遇将最大限度地激发美国的领导能力,衰败动荡的西欧是美国实现国家使命和树立国家威望的巨大场所”。这说明亨利·史汀生主张美国
A.遏制苏联,承担领导世界责任
B.复兴西欧,提升美国领导地位
C.开展援助,阻止经济萧条蔓延
D.输出民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16.
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人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
A.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
B.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
C.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
D.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
17.
日本《选择》月刊近日发表文章声称:“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对中国需求,中国资金的依存使日、美、欧的反共论调声。……对中国来说,通过政府投资来强求加快经济增长,是由于经济目的之上的政治目的的需要。”对这一观点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确认了中国在当前经济危机中的领导地位
B.日美欧等国在当前经济危机面前束手无策
C.文章延续了二战后的“冷战”思维
D.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放弃了对中国的敌视

3.选择题(共2题)

18.笛子是许多人爱好的一种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blank#}1{#/blank#}而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blank#}2{#/blank#},从而改变声音的{#blank#}3{#/blank#}.
19.笛子是许多人爱好的一种乐器,吹奏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柱的{#blank#}1{#/blank#}而产生的,用手按住不同的孔,是为了改变空气柱的{#blank#}2{#/blank#},从而改变声音的{#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