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四第5单元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同步练习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9566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二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阶段性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
(3)结合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大陆主要大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
2.
(2009海南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人口的集中固然对有产阶级起了鼓舞的和促进发展的作用,但是它更促进了工人的发展。工人们开始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整体,是一个阶级;他们已经意识到,他们分散时虽然是软弱的,但联合在一起就是一种力量。这促进了他们和资产阶级的分离,促进了工人所特有的、也是在他们的生活条件下所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和思想的形成,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开始在社会上和政治上发生影响和作用。大城市是工人运动的发源地:在这里,工人第一次开始考虑到自己的状况并为改变这种状况而斗争;在这里,第一次出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在这里,产生了工会、宪章主义和社会主义。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5年)
材料二  1884年,英国费边社的基本纲领提出:“费边社的目的是以下列方法来改革社会:从个人和阶级所有制下解放土地和工业资本,把它们交给社会所有,以谋公众的福利。只有通过这个方式,全国各种自然的和既得的利益才能公平地为全国人民所分享……为了这些目的,费边社应注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鼓吹以社会主义为根据的社会和政治改革,包括确立男女平等的公民权利。同时推广有关个人与社会在经济、伦理和政治方面的关系的知识,以便实现这些目标。”
——摘编自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恩格斯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费边社与宪章派在斗争目标、斗争方式上的不同。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学识渊博,生活经历丰富,从青年时代起就把自己的命运同工人阶级联系到一起。他以使劳动人民摆脱各种剥削和压迫为理想,并为此奋斗一生。他在与马克思一起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材料二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承担起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任。他说:“自从我们失掉了马克思之后,我必须代替他。”下图为1893年8月恩格斯和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的部分代表在一起。(左四为恩格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参与创建和丰富革命理论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后是怎样“代替他”的?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指出马克思与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大贡献及其依据。

2.单选题(共10题)

4.
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大资产阶级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是完全成熟的果实
②众多革命俱乐部的出现,表明革命远远超出了原来的目的
③雅各宾派的政策表现了激进措施
④热月政变标志着激进派及其激进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恩格斯曾说:“公社是旧的、法国特有的社会主义的坟墓,而同时对法国来说又是新的国际共产主义的摇篮。”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评价的是
A. 巴黎公社
B. 法国大革命
C. 光荣革命
D. 十月革命
6.
(题文)19世纪末,面对形势的变化,恩格斯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 )
A.要坚持用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B.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斗争方式
C.要坚决反对采用议会斗争方式
D.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独立决定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
7.
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8.
1895年,恩格斯在《〈1848~1850年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一文中说:“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
A.坚定不移的品格
B.与时俱进的精神
C.革命理想的动摇
D.和衷谦逊的品格
9.
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方面是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重用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D.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的问题
10.
以下哪一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提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B.《资本论》
C.《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D.《共产党宣言》
11.
1845年,恩格斯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它标志着恩格斯
A.确立起了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C.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决定性作用
D.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
12.
“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恩格斯的贡献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②恩格斯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事业
③恩格斯的地位已经大大超过马克思
④体现了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密切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
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与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科学论述的著作是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D.《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选择题(共3题)

14.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5.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16.

贴春联是中国的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