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单元检测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324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9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大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资政新篇》书影
材料三 兹因天主教并耶稣堂毁谤神圣,上欺中华君臣,下压中华黎民,神人共怒,人皆缄默。以致吾等俱练习义和神拳,保护中原,驱逐洋寇,截杀教民,以免生灵涂炭。

——《义和团告白》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该运动的领导人是谁?该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从材料一中指出该运动想要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
(2)材料二所示文件的作者是谁?他的封号是什么?
(3)义和团运动的哪一口号与材料三内容吻合?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西方列强发动了什么战争?最后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上述三则材料所体现的事件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
2.
   近代以来,中美关系错综复杂,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对美国的看法复杂而纠结,有遭受美国侵略的痛苦,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
“痛苦”:1900年传唱的民谣“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效仿”:1912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建立的民国政权完全就是美国三权分立的翻版,设立总统、议会、各部,颁布宪法,整个体系基本上是原版照抄。
材料二:

材料三: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说: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
1972年,尼克松在访华时说: “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材料四:美国总统特朗普再就台湾问题发表惊人言论,他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他了解“一个中国”政策,但“除非我们在贸易等其他事务上与中国达成交易,否则我们为什么受制于‘一个中国’政策?”西方媒体迅速解读认为,特朗普希望通过美国可能在“一个中国”政策上变卦来施压、敲诈,迫使中国做出经贸上的妥协。
﹣﹣《2016年12月11日,环球时报社评》
(1)请分析材料一中与“痛苦”、“效仿”相对应的史实。
(2)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美两国之间有合作也有对抗。请依据上面图片信息任意举一个合作、对抗的典型事例。
(3)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从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世界上出现了哪些“新形势”导致了美国的这一变化?
(4)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之后,列强争相在华设立银行,如英国的有利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在中国开设工厂,如英国的增裕面粉厂、和丰船厂,美国烟草公司……还争夺中国的铁路权,如俄国修筑满洲里至绥芬河、哈尔滨至大连、石家庄至太原等。

材料二:甲午战后,列强划分的势力范围

国别

割占和强迫租借的地区

势力范围

德国

强迫租借胶州湾

山东

俄国

强迫租借旅顺和大连

长城以北和新疆

法国

强迫租借广州湾

广东、广西和云南

英国

强迫租借新界

长江流域

日本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福建

 

材料三:《马关条约》的签订,激起了全国的悲愤和抗议。3年以后,发生了戊戌维新运动;5年以后,发生了义和团运动;16年以后发生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甲午战争的失败,就不会激起中国这样迅速地奔跑。……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

──戴逸《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   

(1)材料一反映了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状况最终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危害是什么?   
(3)材料三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一,二,三,请为以上探究确定研究主题。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海外媒体纷纷发表评论:中日对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辽宁”号航母改变中国海军结构,改变了中日力量对比,强化远海能力,是中国强大实力的体现。抚今追昔,看到我国海军今日之强大,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想起110多年前的中国海军以及那场耻辱的黄海大战。

问题:   
(1)在黄海发生的这场海战属于哪次侵略战争的一部分?此战中,率领致远舰英勇抗击日军的民族英雄是谁?   
(2)日本为什么发动这次战争?你知道战争名称的由来吗?   
(3)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在这场战争中日军犯下怎样的滔天罪行?

2.选择题(共20题)

5.
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6.
“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A.虎门战役B.廊坊狙击战C.威海卫战役D.黄海大战
7.
有学者在论及甲午战争时指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也没有受过海军训练。中国海军也不统一,没有司令部,没有参谋部,从未制定过海军作战预案。清朝海军压根儿就没有争夺制海权的意识。”该学者认为清政府战败的原因在于(  )
A.军事制度落后B.政治腐败
C.武器装备落后D.统帅无能
8.
2019年2月28日,美方第三次向中国返还流失文物,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文物返还。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通过外交斡旋、司法合作、友好协商等方式,促成40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如下图中文物的遗失和哪一事件有关(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的统治B.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D.开启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10.
“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也要保持民族气节,不可为锦衣玉食傲无耻的帮凶和奴才。”在民主革命中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仁人志士有(  )
①文天祥
②岳飞
③邓世昌
④李大钊
⑤刘胡兰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③④⑤
11.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B.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C.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1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不同之处是(  )
A.清政府求和B.清政府的失败
C.签订不平等条约D.中国人民被剥夺自卫的权利
13.
《中国外交史》:“貌似强大的帝国主义,在中国人民所表现的伟大的反抗力量面前,不得不暂时放弃了瓜分中国的妄想,只得继续通过腐朽的清朝政权,来统治和奴役中国人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义和团运动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命运
B.帝国主义彻底放弃了统治中国的梦想
C.通过《马关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地
14.
陈旭麓认为:“维新变法期间,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向西方追求真理,为中国寻找出路,成为最自觉地承担时代使命的社会力量。他们……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这说明戊戌变法运动
A.取得了巨大成功
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C.实行了君主立宪制度
D.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15.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其共同点是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6.
一个外国资本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你认为最早出现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B.洋务运动时期
C.《马关条约》签订后D.鸦片战争后
17.
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能反映下面关于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知识结构的主题是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C.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D.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18.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协约国参战,作为战胜国,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俄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材料中的内容源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
帝国主义国家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镇压义和团运动B.维护清王朝统治
C.维护和扩大在华权益D.迫使清政府妥协
20.
据史料记载: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舰队建制、舰炮活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或是相差无几,或是互有优劣;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直至全军覆没。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水师官兵作战不力
B.北洋水师将领指挥不利
C.李鸿章实行投降政策
D.中国社会制度的落后
21.
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特点。“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依据是什么(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外国公使可以进入北京
C.在通商口岸建立工厂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22.
电影《大刀王五》是以戊戌变法运动为历史背景的。其中有一镜头,侠客大刀王五秘密进入监狱,准备营救被关押的好友,但他的好友执意不走,表示甘愿为变法而流血牺牲。他的好友是(  )
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杨深秀
23.
洋务派试图通过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洋务派为“求富”而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安庆内军械所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D.轮船招商局
24.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260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变法有关的句子是(  )
A.吴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
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