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1894年和1905年成立的革命团体(或政党)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分析民族主义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4)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债照旧担认,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唯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在1912年8月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要建立的“至完美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为建立这样的国家,孙中山在1894年和1905年成立的革命团体(或政党)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一、二,分析民族主义的局限性。
(3)材料三的论述有哪些不符合当时的实际?
(4)按孙中山的主张能建立起“至完美的国家”吗?为什么?
2.
为纪念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某校历史研究小组同学开展了一系列探
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1)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____________。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规定:中国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以及宗教信仰等自由;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3)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1)以下是该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辛亥革命时期的几张图片。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____________。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孙中山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临时约法》规定:中国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享有言论、集会、结社、出版以及宗教信仰等自由;按照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原则建构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力。
(3)根据以上内容,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一 1、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2、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政府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摘自《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材料二 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订条约、公约、协约必应恪守,及前政府与外国公司人民所订之正当契约亦应恪守……(外国人)已享有之权利并特行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联交谊。
——摘自(大总统宣言)(1913年10月)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是谁的文章引文?
(2)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3)两则材料各自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 一 1、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2、革命以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政府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摘自《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
材料二 所有前清政府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所订条约、公约、协约必应恪守,及前政府与外国公司人民所订之正当契约亦应恪守……(外国人)已享有之权利并特行豁免各事,亦切实承认,以联交谊。
——摘自(大总统宣言)(1913年10月)
请回答:
(1)两则材料各是谁的文章引文?
(2)两则材料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3)两则材料各自说明了什么问题?
4.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请将四幅图片所反映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在下面方框内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填上每幅图片下边的字母符号)。

(2) 从图D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同盟会的革命目标是什么?孙中山后来将这一纲领发展为什么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 图B反映的内容是哪次起义的战果?打响起义第一枪的是哪些人?这次起义的结果怎样?
(4)图C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政权的成立?它实现了同盟会纲领中哪一个革命目标?
(5) 图A反映的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6) 读了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B.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 |
C.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 D.同盟会纲领![]() |

(2) 从图D反映的内容可以看出同盟会的革命目标是什么?孙中山后来将这一纲领发展为什么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3) 图B反映的内容是哪次起义的战果?打响起义第一枪的是哪些人?这次起义的结果怎样?
(4)图C反映的事件标志着哪一政权的成立?它实现了同盟会纲领中哪一个革命目标?
(5) 图A反映的文件的性质是什么?
(6) 读了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孙中山先生?
2.选择题- (共17题)
5.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⑤ |
7.
1912年2月,孙中山认为“帝制从此不存留于中国之内,民国之目的亦已达到”,导致孙中山得出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是( )
A.武昌起义的胜利 | B.中华民国的成立 |
C.宣统帝下诏退位 |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9.
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下列答案中“一次革命”与“二次革命”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一次革命”就没有“二次革命” |
B.“二次革命”与“一次革命”没有任何关系 |
C.“二次革命”是“一次革命”的继续 |
D.“一次革命”和“二次革命”都是为了民主共和 |
10.
袁世凯实行独裁的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①修改总统选举法,使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 ②废除《临时约法》 ③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④下令解散国民党
A.①③②④ | B.②①④③ | C.③④②① | D.④②①③ |
13.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
A.他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东沿海起义 |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
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
D.他领导华侨支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戊戌变法运动 |
14.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这是因为它(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B.完成了近代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
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16.
某校有几位同学在学习完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观点错误的是( )
A.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D.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
17.
“辛亥革命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B.推翻了帝制,代之以民国 |
C.进一步促进维新思想的传播 |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 |
18.
下列有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①具有宪法性质 ②规定了国家的一些基本原则 ③与《中华民国约法》是一致的 ④规定了人民的各项权利与义务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