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单元测试题: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5265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8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80年移居台湾、1897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老人说自己这60年来的颠沛流离,跟几个不平等条约有关。
材料二: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年—1895年,外敌入侵,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材料三:“北京之惨状,已臻其极。前门外大栅栏及东交民巷西什库等处,只是残砖破壁……独各国之兵士,恃威横行……惨风凄雨,流血斑地,尸骨委于鹰犬,万骨枯而何人凭吊。”
——日本记者1900年日记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回答:老人一生流离失所,受尽苦难可能与哪几个不平等条约的哪项规定有关?
(2)材料二中“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的失败?“割地求和”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记载的事实是哪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后来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
(4)清政府在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值得中国人民永远怀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首先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摘自北师大版八上教材
(1)从图一看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首发地在哪?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实现称帝梦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孙中山为首的共和党人与其进行了艰苦的斗争。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被刺于上海沪宁车站,全国震惊。时为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说:“何物狂徒,胆敢毁我共和元勋?”下令通缉凶手。后来,参与行刺的应桂馨到北京,要求幕后指使者兑现“毁宋酬勋”,后者拒不接见,应桂馨离京去津,途中遇刺身亡。
(1)此案为什么引起全国震惊?真正的狂徒——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
(2)为什么他拒不接见应桂馨,此人正在忙什么?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3)这段材料是谁发表的?随后爆发的护国战争对袁世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政治遗嘱》(1925年)
材料三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节选)
材料四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1)三民主义作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请你根据材料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三民主义的含义。
(2)为实现材料二中“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在1905年建立了哪个政党?根据材料二,孙中山认为实现“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途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第二、五条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哪个主张?
(4)结合材料四,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这是哪个组织的政治纲领?该组织的目标是什么?
(2)这个组织的性质是什么?总理是谁?
(3)后来这个纲领阐发为三大主义。是哪三大主义?其核心是什么?三民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2.选择题(共20题)

6.
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与此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黄花岗起义
7.
“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⑤
8.
某班墙报上,“历史上的今天”一栏,有几个关键字被人不小心擦掉,剩下这样的话:“敲响了封建帝制的丧钟,揭开了民主共和的序幕。”被擦掉的几个字可能是( )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南昌起义D.渡江战役
9.
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匆匆宣布取消帝制,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护国运动的爆发B.帝国主义不再支持
C.北洋军阀内部分化D.独裁和复辟不得人心
10.
下列各派军阀及头目对应不正确的是
A.直系军阀——段祺瑞B.奉系军阀——张作霖
C.桂系军阀——陆荣廷D.滇系军阀——唐继尧
11.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人物是
A.康有为B.梁启超C.孙中山D.袁世凯
12.
下列史实与袁世凯有关的是( )
①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②加强北洋军的实力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改国号为“中华帝国”,恢复帝制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3.
郑州碧沙岗公园有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三座纪念亭,分别根据三民主义来命名,其中不可能有的是
A.民族亭B.民权亭C.民主亭D.民生亭
14.
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斗争
15.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它”指的是
A.《清帝退位诏书》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大总统誓词》
16.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出自( )
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清帝《退位诏书》
17.
二次革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袁世凯排斥异己,建立了完全听命于他的内阁
B.袁世凯搞独裁专制,武力镇压国民党
C.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
D.袁世凯罢免国民党党籍的江西、安徽、广东三省都督
18.
袁世凯成功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原因不包括( )
A.帝国主义国家支持孙中山的南京政府
B.袁世凯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C.南京政府中的立宪派、旧官僚倾向袁世凯
D.南京革命政权内外交困处境艰难
19.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的根本原因在于(  )
A.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B.袁世凯掌握了强大的北洋新军
C.旧官僚、立宪派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
20.
近年来,台湾当局想废除实行了多年的“民国纪年”,评估“民国改公元”的可行性,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的“民国纪年”开始于哪一年(  )
A.1911年B.1912年C.1913年D.1914年
21.
1906年,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安庆起义
B.绍兴起义
C.镇南关起义
D.萍浏醴起义
22.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23.
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猛药重治”指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4.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评价的是( )
A.康有为B.孙中山C.陈独秀D.蒋介石
25.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功绩突出地表现在( )
A.结束了封建帝制
B.改变了社会性质
C.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