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苦难还是福祉16-19世纪,工业文明经历了发轫、开启、扩展和反省的阶段。
(1)依据历史的逻辑关系,将上列字母填入空格内。

苦难与福祉之争

(2)材料中批判者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视角是多少?辩护者又是从什么视角对工业文明进行辩护的?
(3)谈谈你对18-19世纪思想家关于工业文明论争的看法。
A.法国大革命 | B.美国独立战争 | C.启蒙思想 | D.亚当斯密国富论E.英国革命F.英国工业革命 |

苦难与福祉之争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问题:(2)材料中批判者对工业文明进行批判的视角是多少?辩护者又是从什么视角对工业文明进行辩护的?
(3)谈谈你对18-19世纪思想家关于工业文明论争的看法。
2.
梁启超生平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从小接受儒家教育。
光绪十五年(1889年),16岁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
光绪十六年(1890年),17岁赴京参加会试不中,回来路过上海接触到《瀛寰志略》,对西方政治、文化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同年秋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万木草堂学习期间协助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入京参加会试,发布“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主持《时务报》。在主编期间写《变法通议》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十五日(7月3日),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流亡日本。
光绪二十八年一月(1902年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与革命派论战,继续宣传改良主张,仇视和抵制民主革命。
1901年至1902年,先后撰写《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起“史学革命”。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政闻社,拥护清廷“仿行宪政”。
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1911年11月16日),任袁世凯“责任内阁”法部次官。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日,拒绝袁世凯重金收买和武力威胁,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同时与蔡锷密谋,策划武力讨袁。
民国五年三月,应陆荣廷邀请,直接参加护国运动。
民国六年十一月,梁启超递送辞呈,结束从政生涯,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民国七年底赴欧,亲身了解西方社会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其史学观点也发生变化。
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问题:
(1)材料中梁启超两次参加的会试属于哪一种选官制度?民国七年是指哪一年?你认为促使梁启超得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2)请概括下列三个阶段梁启超主要社会活动的及特点。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一生中的两次重要转变?
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从小接受儒家教育。
光绪十五年(1889年),16岁参加乡试中举,名列第八。
光绪十六年(1890年),17岁赴京参加会试不中,回来路过上海接触到《瀛寰志略》,对西方政治、文化等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同年秋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
光绪十七年(1891年),在万木草堂学习期间协助康有为编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入京参加会试,发布“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主持《时务报》。在主编期间写《变法通议》阐述维新变法理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五月十五日(7月3日),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同年流亡日本。
光绪二十八年一月(1902年2月),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与革命派论战,继续宣传改良主张,仇视和抵制民主革命。
1901年至1902年,先后撰写《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起“史学革命”。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成立政闻社,拥护清廷“仿行宪政”。
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1911年11月16日),任袁世凯“责任内阁”法部次官。
民国三年八月二十日,拒绝袁世凯重金收买和武力威胁,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同时与蔡锷密谋,策划武力讨袁。
民国五年三月,应陆荣廷邀请,直接参加护国运动。
民国六年十一月,梁启超递送辞呈,结束从政生涯,转而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民国七年底赴欧,亲身了解西方社会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其史学观点也发生变化。
民国十八年一月十九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问题:
(1)材料中梁启超两次参加的会试属于哪一种选官制度?民国七年是指哪一年?你认为促使梁启超得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结论的原因是什么?
(2)请概括下列三个阶段梁启超主要社会活动的及特点。

(3)你如何看待梁启超一生中的两次重要转变?
2.单选题- (共1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