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11课 综合探究:伏尔泰对英国政体的评论 (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3953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0

1.简答题(共1题)

1.
17世纪英国在光荣革命后走上了宪政制度,国王的力量已经很有限了,并且在法律的牢笼中变得温顺:国家在众多人于中运行,随经济的增长,个人权力永远不能再左右国家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89年,威廉接受了阐明国会至高无上的《权利法案》。这一法案规定:国王不能中止法律:除非经国会同意,不得提高税收或保持军队:若没有法律手续,不可逮捕和拘留臣民。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本国法律和法令的确认: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效力

——《英国位继承法》

材料三 (18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1830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思的批评最为深刻,他说“尽管我们分聪明,曾经对专制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掌了钥匙。

——阎照样《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得以颁布的背景?这一法案有何重要意义?
(2)材料二文件体现了哪些重要民主理念?材料一、二有什么关系?
(3)据材料三,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针对这一状况是如何推进其民主进程的?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英国政治体制演进的基本趋向。

2.单选题(共6题)

2.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威廉·庇特说:“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但是英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不敢踏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也就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表明英国政治制度的精髓是
A.分权制衡
B.法治至上
C.责任内阁
D.君主虚位
3.
17世纪末,英国某刊物评论某政治事件说:“君主主权原先是上帝赐予的,现在则被认为是人民授予。”此评论主要针对的是
A.光荣革命推翻了君主统治
B.责任内阁最终剥夺了君主权力
C.议会改革扩大了民主权力
D.《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4.
17世纪末,英国某法案规定:“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该法案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英国确立了代议制
B.责任内阁制形成
C.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D.国王丧失全部权力
5.
《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6.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位至今,共经历了13位英国首相。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经称女王是“政治不粘锅”,这表明
A.女王掌握着国家实权
B.女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C.女王不关心政治
D.女王毫无政治权力可言
7.
18世纪初,英国国王乔治一世因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1714年以后,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这表明,英国国王( )
A.逐步放弃行政权B.征税权受限制
C.被迫交出财政权D.立法权被剥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