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7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后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在此政体下国王处于怎样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要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英国“王权逐渐受到限制而衰落”的法律性文件是什么?“议会的权力却节节上升”的结果使英国最终确立了何种政体?在此政体下国王处于怎样的地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要指出资产阶级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中国古代“市”经历不断发展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草市镇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
2.单选题- (共25题)
3.
英国光荣革命后,内阁会议由英王主持,全部行政权是由国王及其任命的政府大臣来掌握的,这些大臣完全对国王负责。1701年议会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家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这项法规
A.扩大了国王权利 |
B.使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
C.破坏光荣革命的果实 |
D.利于责任内阁制建立 |
4.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方案获得通过。方案规定:……取消了56个“衰败选区”的议会名额,减少小选区选举名额,将空出的143个席位分配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改革,推动了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壮大 |
B.通过改革,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控制权 |
C.改革背离了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
D.议会改革时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之初 |
6.
美国历史上有多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1974年7月,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总统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挠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这表明
A.总统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
B.众议院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
C.国会的权力高于总统的权力 |
D.分权制衡有利于监督权力 |
8.
甲午中日战争后有一份《中外日报》指出:“我们在以前(指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A.促成了中国起步迈向近代化 |
B.刺激了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
C.使清政府从此丧失舆论支持 |
D.激发起民众盲目排外的心理 |
9.
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同志担任领导”,“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
A.中共开始由幼稚走向了成熟 |
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 |
C.中共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 |
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
11.
“当列强为议和大纲激烈讨论之际,在京议和大臣实际上被完全排除在外。李鸿章抱怨说:‘此次办理和议,事机艰窘。(各使)自行商议,甚为秘密,无从揣测,唯先办祸首一节,则倡言不讳。’”据此判断,与此次议和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 |
12.
1939年1月,国民党发布国军第二期作战指导方案,强调:“国军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同时,主要部队配置于铁路要线,“保持现在态势”,“尽量牵制敌人”。这一方案出台的背景是
A.游击战成为中国军队主要战术 |
B.敌后战场成为抗战主战场 |
C.中国军队逐步转入了战略反攻 |
D.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
13.
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是:“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伯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占领新安镇、台儿庄、临沂等地……从北面威胁徐州。”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A. 淞沪会战
B. 徐州会战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14.
马克思、恩格斯以“叙述历史”的方式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言》迄今是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指南,这一“政治文献”出现的主要条件是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 |
B.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
C.近代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
D.欧洲政治经济学理论 |
15.
秦兵马俑坑出土的武器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约达4万余件。铁兵器数量极少。总共只有铁矛1件。铁镞1件。铁铤铜镞2件。材料说明当时
A.冶铁水平制约大规模武器生产 |
B.秦国尚未掌握生铁铸造技术 |
C.青铜兵器导致秦军战斗力下降 |
D.青铜器成为秦人随葬必备品 |
16.
汉代时,有人总结致富的经验,“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开始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
B.贫苦百姓普遍通过经商致富 |
C.农工商的身份观念正在淡化 |
D.经济发展逐步改变社会观念 |
17.
一民间歌谣咏颂:“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对此类灌溉工具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现于三国时期 |
B.首推于江东地区 |
C.以水力作为动力 |
D.使用于冶铁行业 |
19.
某一时期,一座位于江南的城市,在熙来骧往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贩卖各色棉布、丝绸、青花瓷、胡椒、菸草等货品的街铺。人们买卖时,大额交易使用银两,小额交易使用铜钱。上述情景最可能出现于何时
A.唐代 |
B.宋代 |
C.元代 |
D.明代 |
20.
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宋朝()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 B.乡村市场的繁荣 |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 D.坊市制继续实行 |
22.
下图为英国政府发行50英镑纸币,头像是瓦特和博尔顿。他们开创一种合作方式,发明家瓦特出技术,企业家博尔顿出资,推动了蒸汽机的不断改进和规模化生产。由此可知此时


A.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
B.政府政策的鼓励推动发明创造 |
C.新商业经营方式推动技术应用 |
D.工匠经验积累导致了机器改良 |
23.
据《邮史趣闻》一文记载:1492年8月3日,哥伦布率领船只,带着西班牙国王给中国皇帝的信件,准备前往中国,但到的是美洲新大陆,因担心回不到欧洲,便把装有地图和信件的瓶子掷入大西洋。1815年,一位船长在直布罗陀海峡拾到这个邮瓶,这就是世界有名的第一次“瓶邮传书”。对此记载,我们应持的态度是
A.证据确凿,真实可信 |
B.孤证不立,没有价值 |
C.野史信息,虚假传言 |
D.存疑,寻找更多佐证 |
24.
1603年,以为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
25.
“大地主通常把上地长期出租,租约是长期的,因此他们也感到,同样的土地收入,购买力却下降了。这些土地贵族自然满腹牢骚。”这主要反映当时西欧
A.商业革命促进了经济发展 |
B.殖民扩张增加了土地供应 |
C.价格革命打击了封建势力 |
D.工业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 |
26.
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到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与宗教相关的书刊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
B.西欧人不再信仰宗教 |
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 |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 |
27.
某学者说,启蒙运动时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价值理念,更重要的是试图将这些价值诉求逐渐外化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与法律制度。该作者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思想进步引领政治革命 |
B.价值理念决定人类发展 |
C.启蒙运动推动资本积累 |
D.资产阶级倡导思想解放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