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o”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处理“肖玉壁”案的重大意义。
材料一 贞观六年,中书舍人高季辅上言:“外官卑品,犹未得禄,饥寒切身,难保清白,今仓廪浸实,宜量加优给,然后可责以不贪,严设科禁……上许之o”贞观十八年,太宗本人对当朝重臣做了精当评价,其中,杨师道“性行纯和,自无愈违",岑文本“性质敦厚"……戴宵性贞正,死时“宣宇弊陋,祭享无所,令有司特为造庙”。
(高宗永徽三年)政府颁布《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
——摘编自王春瑜《中国反贪史》
材料二 1889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该法特别禁止公共机构的任何人员收受或者要求收受以及承诺或实际提供任何形式的礼物、贷款、费用、酬劳或利益。l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规定的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管辖。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法院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摘编自《英国反腐机制的启示》
材料三 肖玉壁在任清涧县张家畔税务分局局长期间,利用职权贪污挪用公款,采用多收少报的方法欺瞒上级。边区政府依法判处肖玉壁死刑,他不服,写信向***求情。时任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把信带给***,***问:“肖玉壁贪污了多少钱?"林伯渠答:“3000元。"***又问:“他的态度怎样?"林伯渠说:“他给您写了一封信,要求您看在他过去作战有功的情分上,让他上前线,战死在战场上。"***明确表示:“我完全拥护法院判决。”肖。玉壁被执行枪决后,《解放日报》就此发表评论:“在‘廉洁政治’的地面上,不容许有一个‘肖玉壁’式的莠草生长!有了,就拔掉它!”——摘编自《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贪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反腐败的举措。(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反腐败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共产党反腐败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处理“肖玉壁”案的重大意义。
2.
历史图表包含了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一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图表二新航路



图表三中国和欧洲人口对比统计图(图例)
图表四中国和欧洲的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单位:%)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图表一、二,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2)据图表三,指出中、欧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据图表四,分析中、欧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
(4)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图表一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图表二新航路



图表三中国和欧洲人口对比统计图(图例)
图表四中国和欧洲的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单位:%)
年份 | 中国 | 欧洲 |
1820 | 32.4 | 26.6 |
1890 | 13.2 | 40.3 |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比较图表一、二,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
(2)据图表三,指出中、欧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据图表四,分析中、欧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
(4)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
下面是中兴公司经营状况变化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创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 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
材料三 新生与跨越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企业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兴公司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兴公司实现“跨越”的原因。
材料一 初创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 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斯血腥政策之下。
材料三 新生与跨越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企业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据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兴公司实现转型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兴公司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兴公司实现“跨越”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1题)
4.
法国史学家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写道,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并不是发生在受压最紧的时候,而是发生在原来压得很紧,然后逐渐放松的时候。路易十六时期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触目,从而引发了法国大革命。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的发生是路易十六时期
A.弱化专制统治的结果 |
B.改革不成功的结果 |
C.改革目标偏激导致的 |
D.改革进程不平衡的结果 |
5.
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下列事件的革命模式与此思想相悖的是
A.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
B.南昌起义 |
C.秋收起义 |
D.北伐战争 |
6.
中日关系史上日本“武力派”造成了“甲纪念”。“甲午之役”是日本“脱亚”历程的起始,其“入欧”地位因“甲辰之役”得到巩固。“甲寅之役”及其“后幅文章”显示出日本对华政策和国家目标发生转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日本发动“三甲之役”是其推行大陆政策的结果 |
B.“甲午之役”后签订的苛刻条约远胜于以前西方列强对华的不平等条约 |
C.“甲辰之役”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 |
D.“甲寅之役”是指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
7.
2013年2月4日解放军总参谋部与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就加强海上斗争和海上安全合作问题进行座谈,副总参谋长戚建国表示:“海上斗争事关国家主权和安全,也事关国家建设和发展。在复杂严峻的海上斗争形势面前,既要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中国决不主动挑起海上争端和冲突,决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安全威胁,决不影响国际法允许的海上航行自由;也要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国家核心利益一点也不能损,国家主权一分也不能丢,国家领土一寸也不能少。”这表明我国的外交政策坚持的基本准则是
A.独立自主 |
B.维护我国的独立的主权,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D.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
8.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 )
A. 和平崛起 B. 制度创新 C. 武力掠夺 D. 民主强国
A. 和平崛起 B. 制度创新 C. 武力掠夺 D. 民主强国
10.
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①缺乏政府监管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④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①缺乏政府监管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④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1.
王圣志在《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只有全村一盘棋,搞现代农业,小岗才能大发展。……2006年1月25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发展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小岗村的合作社是退回到人民公社的老路 |
C.集约式的规模经营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
D.土地作为私有财产入股符合国家土地政策 |
12.
“英国的社会结构不像欧洲大陆那样僵硬不变。没有因袭的社会风尚去阻挠拥有土地的士绅经营工业或做买卖;没有法律上的障碍会阻止一个工匠的社会地位上升。”此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是因为
A.圈地运动改造了英国的传统农业 |
B.完成社会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
C.海外扩张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积累 |
D.工场手工业时期技术和经验的积累 |
13.
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①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②西欧商人开始直接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
③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④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①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②西欧商人开始直接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
③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积累
④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14.
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
C.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
D.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
15.
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这一规定
A.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
B.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 |
C.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 |
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 |
16.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在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图片与之对应的文字说明正确的是


A.①为礼器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反映西周的铸造工艺达到很高的水平 |
B.②甲骨文中出现“蚕”和“丝”字,说明中国的养蚕和丝织技术是从商代开始 |
C.③反映了唐代制瓷业的成就 |
D.④反映了原始时代高超的彩陶技术 |
17.
荣氏企业是近代民族工业的代表企业。1912年后,荣氏企业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促成荣氏企业在这一时期发展的因素有
①一战对战略物资的需求
②企业自身管理有方
③国民政府大力支持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①一战对战略物资的需求
②企业自身管理有方
③国民政府大力支持
④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18.
阿萨·勃里格斯在《英国社会史》中写道:“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在这里,人类的发展成就既是最完备的,又是最野蛮的。”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的理解认识,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加深了西方的殖民掠夺 |
B.工业革命改变了全球的贫困面貌 |
C.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
D.工业革命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 |
19.
新航路开辟后,仅1545~1560年间,西班牙每年从新大陆就运回黄金5500千克,白银246000千克。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财富大转移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无可争辩的运输队,新崛起的荷兰、英国成为这次财富大转移的最终受益者。西、葡两国被喻为“运输队”是因为
A.西、葡两国率先开辟新航路,垄断通往新大陆的航道 |
B.“海上马车夫”尚未崛起,西、葡两国运力大 |
C.财富流入英、荷,为英、荷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 |
D.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 |
2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均田是郡县制度下的井田,井田是封建制度下的均田。”下面对这句话解读正确的是
A.均田制与井田制在本质上并无任何不同 |
B.均田全属中央政府,井田是分封制的基础 |
C.均田制和井田制都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 |
D.井田制和均田制都推动了精耕细作模式出现 |
21.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着这样的记载:“网疏而民富”;“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也。”司马迁在这里体现出的经济思想是
A.对私人营利采取一定的放任态度 |
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
C.发展经济应该农工商并重 |
D.发展商业应因地制宜 |
22.
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
C.商品经济发展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23.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
24.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
C.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