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9题)
1.
有人对“理性”做以下解释:重在讲理、最讲逻辑、依赖科学、基于现实、讲求权衡、贵在建设、需要妥协、出于冷静。在美国政治建设中基于“理性”的是
①建立联邦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
③设立参议院与众议院
④保留南方奴隶制度
①建立联邦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
③设立参议院与众议院
④保留南方奴隶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2.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城市。下列历史事件与上海相关的有
①中国近代最早航运企业在此创办
②陈独秀在此创办《青年杂志》
③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
④上海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①中国近代最早航运企业在此创办
②陈独秀在此创办《青年杂志》
③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
④上海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3.
下表所列信息,按其出现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 铜活字、东厂、水雷、朝贡贸易 |
② | 政事堂、曲辕犁、越窑青瓷 |
③ | 二牛拾杠、水排、“内朝”、盐铁官营、察举制 |
④ | 三司使、提点刑狱司、《清明上河图》 |
A.③②④① |
B.②③④① |
C.③②①④ |
D.④②③① |
4.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它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关于稷下学宫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 |
B.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
C.它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
D.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任职 |
5.
王守仁曾言:“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补是性,便是天理。”王守仁意在
A.抗衡佛老思想 |
B.厘清心与理之关系 |
C.扫除“物欲”与“意见” |
D.强调“知行合一” |
6.
20世纪初期,革命党人开始拟议或运用新纪年方法,使用较多的是黄帝纪年。1903年刘师培在《黄帝纪年说》中提及:黄帝者,乃制造文明之第一人,而开四千年之化者也。……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说明了
A.革命党人主张“民族革命” |
B.“革命的三民主义”已经出现 |
C.革命目标是建立“大同社会 |
D.革命要铲除“恶劣政治的根本” |
7.
某学生在学习欧洲人文主义发展历史时,总结出“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等关键信息。据此可知,该学生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A.智者运动 |
B.文艺复兴 |
C.宗教改革 |
D.启蒙运动 |
8.
他们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他们”
①批判神权统治
②鼓吹人性解放
③倡导科学理性
④主张思想自由
①批判神权统治
②鼓吹人性解放
③倡导科学理性
④主张思想自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9.
下表是对薄伽丘的《十日谈》部分故事主题的统计。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肯定
《十日谈》故事(部分)主题统计 | |
批判教会 | 15个 |
赞美智慧 | 27个 |
揭露封建 | 6个 |
男欢女爱 | 34个 |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肯定
A.理性 |
B.自然人性 |
C.个性 |
D.因信称义 |
10.
18世纪,某启蒙运动思想家断言:“根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结合所学判断,该思想家是
A.伏尔泰 |
B.孟德斯鸠 |
C.卢梭 |
D.牛顿 |
12.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它的发明对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下列典籍中提到指南工具或指南针技术的有
①《韩非子》
②《抱朴子》
③《武经总要》
④《梦溪笔谈》
①《韩非子》
②《抱朴子》
③《武经总要》
④《梦溪笔谈》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6.
谈及中国古代某书法名家时,有学者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该书法家是
A.李斯 |
B.王羲之 |
C.张旭 |
D.苏轼 |
17.
有学者曾评价古代一位诗人,“他的文章闻名天下,什途却历尽艰,屡遭迫害,但终不改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时代登峰造极”。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苏轼 |
B.李白 |
C.辛弃疾 |
D.王维 |
18.
一科学家预言了引力红移现象,这一现象首先在引力场很强的白矮星上得以发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定量地验证了引力红移。上述预言出自
A.《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
B.《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D.《物种起源》 |
19.
“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A.太阳中心说 |
B.量子力学 |
C.经典力学 |
D.相对论 |
20.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主张维新变法 |
B.坚持三民主义 |
C.提倡民主科学 |
D.宣传马克思主义 |
22.
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包括
①开启了民智具有启蒙意义
②为民主革命爆发做好舆论准备
③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④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①开启了民智具有启蒙意义
②为民主革命爆发做好舆论准备
③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④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3.
浙江在历史长河中,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下列言论属于浙江历史名人的是
①“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②“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④“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①“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②“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④“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24.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材料
A.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
B.提倡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
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
D.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
25.
“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决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势不得不攻满洲。”材料反映出梁启超
A.由维新派变成革命党人 |
B.由维新派变成保皇派 |
C.具有革命排满倾向 |
D.主张民主共和观念 |
26.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岀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下列项中,属于谭嗣同提出的是
A.“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B.“伸民权”“设议院” |
C.“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 |
D.“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遍地球” |
27.
1917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上述言论能够揭示出十月革命
A.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
B.给中国的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
C.改变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
D.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 |
28.
孙中山说:“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这反映出民生主义
A.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
B.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
C.饱含孙中山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
D.规划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蓝图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