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树兰高级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选择题专项加强训练历史试题(学考 选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3770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9

1.单选题(共29题)

1.
有人对“理性”做以下解释:重在讲理、最讲逻辑、依赖科学、基于现实、讲求权衡、贵在建设、需要妥协、出于冷静。在美国政治建设中基于“理性”的是
①建立联邦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
③设立参议院与众议院
④保留南方奴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
上海是中国重要的城市。下列历史事件与上海相关的有
①中国近代最早航运企业在此创办
②陈独秀在此创办《青年杂志》
③中国共产党在此成立
④上海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
下表所列信息,按其出现的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铜活字、东厂、水雷、朝贡贸易

政事堂、曲辕犁、越窑青瓷

二牛拾杠、水排、“内朝”、盐铁官营、察举制

三司使、提点刑狱司、《清明上河图》
 
A.③②④①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④②③①
4.
稷下学宫作为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它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学术争鸣局面的形成。关于稷下学宫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齐国的教育中心和学术中心
B.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C.它是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
D.荀子曾在稷下学宫任职
5.
王守仁曾言:“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补是性,便是天理。”王守仁意在
A.抗衡佛老思想
B.厘清心与理之关系
C.扫除“物欲”与“意见”
D.强调“知行合一”
6.
20世纪初期,革命党人开始拟议或运用新纪年方法,使用较多的是黄帝纪年。1903年刘师培在《黄帝纪年说》中提及:黄帝者,乃制造文明之第一人,而开四千年之化者也。……吾辈以保种为宗旨,故用黄帝降生为纪年。这说明了
A.革命党人主张“民族革命”
B.“革命的三民主义”已经出现
C.革命目标是建立“大同社会
D.革命要铲除“恶劣政治的根本”
7.
某学生在学习欧洲人文主义发展历史时,总结出“哲学的时代”“理性的时代”“光明的时代”“批判的时代”等关键信息。据此可知,该学生学习的历史主题是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8.
他们认为,“对于基督徒而言,结婚、建立商务关系和从事公共事务都是十分荣耀的。他们为那些拒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的辩护”他们”
①批判神权统治
②鼓吹人性解放
③倡导科学理性
④主张思想自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下表是对薄伽丘的《十日谈》部分故事主题的统计。
《十日谈》故事(部分)主题统计
批判教会
15个
赞美智慧
27个
揭露封建
6个
男欢女爱
34个
 
由此可见文艺复兴肯定
A.理性
B.自然人性
C.个性
D.因信称义
10.
18世纪,某启蒙运动思想家断言:“根据我的阐述,我们可以断言,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差不多是不存在的。由于人类能力的发展和人类智慧的进步,不平等才获得了它的力量并成长起来,由于私有制和法律的建立,不平等最终变得根深蒂固而成为合法的了。”结合所学判断,该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牛顿
11.
他曾任旌德县尹,所著《造活字印书法》一文,是目前所知的系统叙述木活字版印刷术的最早文献。他还发明了
A.水排
B.活字印刷术
C.转轮排字盘
D.架火战车
12.
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它的发明对人类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下列典籍中提到指南工具或指南针技术的有
①《韩非子》
②《抱朴子》
③《武经总要》
④《梦溪笔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他与人合称“柳颜”,以楷书见长,自成一体,其代表作《玄秘塔碑》,代表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水平,被后世学习与临摹,影响深远。“他”是
A.柳公权
B.怀素
C.张旭
D.颜真卿
14.
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说,“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这说明文人画
A.融多种艺术为一体
B.注重景物逼真摹写
C.追求抒情写意
D.讲究布局构图
15.
战国时期,出现了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下图所示)。与此相关的历史信息,最早中记载于
A.《战国策》
B.《韩非子》
C.《武经总要》
D.《梦溪笔谈》
16.
谈及中国古代某书法名家时,有学者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该书法家是
A.李斯
B.王羲之
C.张旭
D.苏轼
17.
有学者曾评价古代一位诗人,“他的文章闻名天下,什途却历尽艰,屡遭迫害,但终不改乐观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释道于一体,诗、文、词、书、画俱在才俊辈出的时代登峰造极”。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A.苏轼
B.李白
C.辛弃疾
D.王维
18.
一科学家预言了引力红移现象,这一现象首先在引力场很强的白矮星上得以发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定量地验证了引力红移。上述预言出自
A.《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B.《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物种起源》
19.
“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
A.太阳中心说
B.量子力学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20.
“他们不再热衷于讨论民主政治与君主专制的孰是孰非,转而探索民主社会在中国为什么屡屡失败。他们确信没有多数国民的民主觉悟,没有一种能赋予民主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心理基础,是不可能真正建设和组织起西洋式的社会的。”由此推断,材料中“他们”
A.主张维新变法
B.坚持三民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1.
有学者认为,康有为“拓展了他的思想境界,奠立了以儒学为根本的折衷哲学基础”。这集中体现在下列哪部著作中
A.《仁学》
B.《孔子改制考》
C.《宋论》
D.《变法通议》
22.
有学者指出:“戊戌政变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包括
①开启了民智具有启蒙意义
②为民主革命爆发做好舆论准备
③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
④客观上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
浙江在历史长河中,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下列言论属于浙江历史名人的是
①“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②“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④“翻开历史一查……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
“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以废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而废记载孔门学说及道教妖言之汉文,尤为根本解决之根本解决。”材料
A.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提倡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批判了封建伦理道德
D.全盘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25.
“今日民族主义最发达之时代,非有此精神,决不能立国…唤起民族精神,势不得不攻满洲。”材料反映出梁启超
A.由维新派变成革命党人
B.由维新派变成保皇派
C.具有革命排满倾向
D.主张民主共和观念
26.
谭嗣同一生致力于维新变法,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岀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是维新派中的最激进者。下列项中,属于谭嗣同提出的是
A.“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B.“伸民权”“设议院”
C.“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
D.“誓杀天下君主,使流血遍地球”
27.
1917年,李大钊发表文章说:“俄罗斯的革命,不独是俄罗斯人心变动的显兆,实是二十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的显兆。”上述言论能够揭示出十月革命
A.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
B.给中国的革命带来新的希望
C.改变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D.促进了中国民族革命的崛起
28.
孙中山说:“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还视欧美,彼且瞠乎后也。”这反映出民生主义
A.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B.是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
C.饱含孙中山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D.规划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蓝图
29.
在2017年全球总共90次航天发射任务中,中国火箭发射次数为18次。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是在
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
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