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封浜高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372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8/28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1500年以后的世界

问题:
(1)如图所示,1500年—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进程被划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上述前两阶段对时代特征总结的标题写出最典型的史实各一则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参照前两阶段的标题模式为第三与第四阶段设计最适合的标题。
(3)列举第三、四阶段时期列强发动对中国侵略战争。

2.单选题(共31题)

2.
下面的漫画形象的反映了某个革命的过程,该画最适用于哪场革命?
A.独立战争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内战
3.
右图所示机构在历史上管辖的区域大致在今天的

A. 西藏     B. 新疆 C. 东北 D. 台湾
4.
“不成熟的理论是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相适应的。”恩格斯这段话指的是
A.法国的启蒙思想
B.马克思主义理论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人文主义思想
5.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写道:我们的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马克思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
A. 工人与资本家
B. 农民与工人
C. 地主与资本家
D. 农民与资本家
6.
两宋重视海外贸易,该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7.
由于立场的差异,对哥伦布到达美洲一事,下列哪一方面最有可能引起争议?
A.前提条件
B.航海过程
C.具体路线
D.后果影响
8.
强制剥夺农民土地并迫使其成为雇佣劳动者的资本原始积累,这一过程典型地体现在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国
D.意大利
9.
“正是那场在大西洋岛国最先迸发、然后蔓延到整个欧美世界的技术、经济变革,开启了人类新文明的大门。”这一“新文明”发生在
A.十八世纪上半期
B.十八世纪下半期
C.十九世纪上半期
D.十九世纪下半期
10.
19世纪中成为英国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A.车间
B.作坊
C.工场
D.工厂
11.
“苏湖熟,天下足”说明农业时代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完成的时间是在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12.
南宋时期海上之路兴起,对外贸易港口众多,最著名三大对外贸易港是
A.广州、泉州、明州
B.广州、杭州、庆元
C.广州、温州、登州
D.广州、扬州、登州
13.
史料记载:“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私货来,皆倍偿其价。”这反映的是
A.市舶贸易
B.民间贸易
C.互市贸易
D.朝贡贸易
14.
鸦片战争前,中国某沿海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该城市是()
A. 上海    B. 宁波
C. 香港    D. 广州
15.
下列关键词中,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的是
A. 重商主义/朝贡贸易/手工工场
B. 商品输出/殖民扩张/现代工厂
C. 资本输出/全球扩张/垄断组织
D. 自由放任/国家垄断/跨国企业
16.
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这个转折主要指的是
A. 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B. 欧洲经济发展超过了亚洲
C. 世界由分散逐渐地走向整体     D.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7.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时刻都套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卢梭《社会契约论》),文中的“枷锁”主要是指
A.资本主义制度
B.自然环境束缚
C.封建等级制度
D.基督宗教束缚
18.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9.
历史学家使用“原始积累”“君主专制”“人文主义”等词汇来描述
A.西欧社会的演变
B.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C.工业社会的来临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20.
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自诞生以来,以她无与伦比的美丽,令无数人为之倾倒。这幅画在思想和艺术上凸显出
A.古典文化
B.神学信仰
C.人文主义
D.理性精神
21.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此话出自:
A.奥托一世
B.亨利四世
C.马丁路德
D.加尔文
22.
14世纪与17世纪,欧洲先后出现了两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发源地在
A.①、③
B.④、②
C.③、②
D.④、①
23.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宋朝科技成就的探究性学习,需重点查阅的资料是
A.《清明上河图》
B.《同文算指》
C.《农书》
D.《梦溪笔谈》
24.
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C.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D.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
25.
“他的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创造的动力,而不再受制于大自然。”材料中的“发明”是指
A.蒸汽机
B.发电机
C.电动机
D.内燃机
26.
在工业化浪潮的推动下,19世纪中叶宣布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列宁
D.俾斯麦
27.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A.废藩置县
B.实行征兵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28.
一战前夕,经济总量居欧洲第一位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29.
今天数学课本中的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术语的汉文翻译,应该归功于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
A.徐光启与利玛窦
B.毕昇与马可·波罗
C.徐光启与汤若望
D.沈括与马可·波罗
30.
下图是伦敦海德公园中的一块伟人墓碑,该碑上镌刻的口号应出自
A.俾斯麦
B.伏尔泰
C.马克思
D.威廉.奥伦治
31.
康熙时期举人徐骏因作诗“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而被告发,惨遭斩首弃市。下列选项中与此事件直接关联的是
A.平定叛乱
B.编撰图书
C.兴文字狱
D.设南书房
32.
欧洲人翻译中国文献渐具规模,尤其是儒家经典,主要得益于
A.西方传教士
B.阿拉伯商人
C.拜占庭学者
D.中亚粟特人

3.选择题(共4题)

33.“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这是我国著名的词人苏轼称赞唐朝时期我国的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下列哪个选项是他的作品(   )

34.估计5﹣ 5 介于(   )
35.估计5﹣ 5 介于(   )
36.

鼎是一种用来{#blank#}1{#/blank#}的炊具。传说大禹铸九鼎,此处鼎的象征意义是{#blank#}2{#/blank#}。楚庄王时“问鼎中原”,此处的鼎具体指的是{#blank#}3{#/blank#}。


4.填空题(共2题)

37.
思想引领革命,法律巩固成果。

问题:
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38.
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张准确辨识事件发生国的地理位置,将事件字母填入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
A.英国工业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设立总理衙门
D.践行铁血政策E.颁布《解放宣言》F.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31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