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说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顺治初年,为了对付东南沿海及台湾的抗清势力,清政府实行海禁,“片板不准下海”。
材料二 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材料三

(1)依据材料一说出清朝实行“海禁”的最初目的。
(2)材料二中反映18世纪中期清政府实行“海禁”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反映了清朝统治者的什么观念?
(4)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选择题- (共8题)
2.
观察漫画,分析大清国不开门导致的消极影响包括( )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①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③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④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5.
小清总结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几点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 )
①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
③中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④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来往
①当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主要地位
②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盈,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
③中国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④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来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6.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中国“选择了陆地”是指清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这一政策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
B.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
C.完全没有积极作用 |
D.使中国赶上世界潮流 |
7.
下图中商店林立,有引人注目的商店招牌、熙熙攘攘的行人,是清朝前期北京前门商业区繁荣景象的再现。这种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是 ( )

①积极吸收汉文化 ②勤于政事 ③奖励农桑
④兴修水利 ⑤严惩贪污 ⑥大兴文字狱

①积极吸收汉文化 ②勤于政事 ③奖励农桑
④兴修水利 ⑤严惩贪污 ⑥大兴文字狱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④⑥ |
C.①②③④⑤ | D.①③⑤⑥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