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材料二:宋真宗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2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5分)
材料一: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材料二:宋真宗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 收入(单位:贯) | 支出(单位:贯) |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 15085万余 | 12677万余 |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 12625万余 | “所出无余” |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 11613万余 | 13186万余 |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2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5分)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
(1)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
(2)唐太宗是怎样“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处理与西藏(当时称吐蕃)之间的关系的?这一政策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在到什么作用?
(3)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
反对分裂维护统一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的主体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有分合离乱,但统一的时期远远多于分裂的时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一致的整体感、责任感和忠实于国家民族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以及各个民族之间和睦合作、友好相待、共赴国难、共渡难关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杰出的政治家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坚持“和为贵”和宽厚仁爱的原则,用信义、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使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同一家。
(1)秦始皇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作出了哪些贡献?
(2)唐太宗是怎样“站在维护民族团结的高度”处理与西藏(当时称吐蕃)之间的关系的?这一政策在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在到什么作用?
(3)康熙帝为巩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西藏和蒙古采取哪些措施?
2.单选题- (共17题)
3.
1640年,英国议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其主要依据是
A.清教徒要求进一步进行宗教改革 |
B.议会成为反对英国王权的领导中心 |
C.议会反对派拒绝通过征税法案 |
D.查理一世和议会的矛盾激化 |
4.
英国内战爆发后,克伦威尔自己出钱组织了骑兵队,士兵从信奉清教的自耕农中选出,主要是因为这些人
①具有严明的纪律 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③痛恨封建制度 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
①具有严明的纪律 ②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③痛恨封建制度 ④虔诚地信仰上帝,愿意为议会献身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5.
把萨拉托加大捷作为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在这场战役之后:( )
①大陆军扭转了在战场上的劣势 ②美国赢得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援助
③英国完全陷于孤立 ④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世界人民广泛同情和支持
①大陆军扭转了在战场上的劣势 ②美国赢得了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的援助
③英国完全陷于孤立 ④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世界人民广泛同情和支持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汉武帝“独尊儒术”、李贽批判孔子、康有为尊孔子为改革先师、袁世凯“尊孔复古”、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当前的“孔子热”,这些现象既是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孔子的命运。以下各项中,能够用来解释孔子“命运”的比较科学的观点是:
A.“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
B.“历史就是过去的人和事” |
C.“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D.“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
8.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仁就是世界的本体。这反映出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 | B.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 | D.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
9.
北宋中期,东京一带流传着“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有希文”(范君指范仲淹,希文是他的字)的民谣,这是因为范仲淹( )
A.推行新政,获得了各界支持 |
B.重视理财,缓解了积贫局面 |
C.实行赋役合一,减轻了农民负担 |
D.整顿吏治,赢得了百姓赞誉 |
12.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中国北方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 B.游牧民族农业化 |
C.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发展 |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
14.
《战国策秦策一》中记载:“(公元前38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
B.立功将士 |
C.新兴地主 |
D.富裕农民 |
15.
下列有关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孔子整理的“六经”和其著作《论语》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
B.儒家思想经历代损益逐渐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
C.孔子创办的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的传统 |
D.孔子的思想及其学说对亚洲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
16.
列宁曾经说过:“现在必须弄清楚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这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下列哪个史实最能体现列宁的观点?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B.领导人民战胜协约国集团的进攻 |
C.实行新经济政策 | D.指出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帝国主义最薄弱的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
19.
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A.社会生活的角度 |
B.现代化的角度 |
C.社会思潮的角度 |
D.社会群体的角度 |
3.选择题- (共12题)
26.由核电荷数不同的A和B组成的五组元素如下表:
组别 | 1 | 2 | 3 | 4 | 5 |
A的核电荷数 | 2 | 19 | 6 | 9 | 11 |
B的核电荷数 | 12 | 11 | 16 | 19 | 13 |
其中A、B元素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的组是{#blank#}1{#/blank#},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的组是{#blank#}2{#/blank#},A、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组是{#blank#}3{#/blank#},元素化学性质十分相似的组是{#blank#}4{#/blank#},属于同一周期元素的组是{#blank#}5{#/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