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材料一中文字所述“商船”采用何种动力?“给予”一词应如何理解?签订上图条约的这场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评析。
(2)列举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的主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发展有何认识?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材料一中文字所述“商船”采用何种动力?“给予”一词应如何理解?签订上图条约的这场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评析。
(2)列举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的主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发展有何认识?
2.
(题文)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科技与战争”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亚太战场)
材料一

(科技威力)
材料二 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可以怀疑它……在决定使用原子弹时,我要依照战争法规确定的方式,把它当作战斗武器来应用。
——《杜鲁门回忆录》
(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作战的背景。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对此你有何看法?
材料三 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正确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 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 “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
(科学前景)
材料四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3)对材料四中“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这一观点加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人类社会发展中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亚太战场)
材料一

(科技威力)
材料二 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可以怀疑它……在决定使用原子弹时,我要依照战争法规确定的方式,把它当作战斗武器来应用。
——《杜鲁门回忆录》
(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使用原子弹对日作战的背景。日本有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原子弹袭击的国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受害者,对此你有何看法?
材料三 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正确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 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 “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
(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
(科学前景)
材料四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未来的世界可以是多中心并存的世界。随着中国等快速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科学的前景将得到极大的拓展,并加快科学发展的进程——最终获益的将是整个人类。
——《中国能否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3)对材料四中“唯一的世界科学中心这样的说法,或许将成为历史”这一观点加以说明。综合上述材料,总结人类社会发展中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2.选择题- (共4题)
3.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A.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
B.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
C.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民族企业 |
D.民族企业 洋务企业 外资企业 自然经济 |
4.
1918年11月,蔡元培提出的“劳工神圣”、“今后世界,全是劳工的世界”口号很快风靡全国。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思想主流 |
B.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新希望 |
C.“民主”和“科学”成为两面大旗 |
D.五四运动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 |
5.
对下表反映的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中国“一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①农业生产增长相对缓慢 ②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③国民经济建设成就突出 ④重工业得到了优先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