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材料一1971年和1974年,两次在台南县左镇乡发现了迄今为止台湾最早的人类化石.被命为“左镇人”.考古专家认为,“左镇人”是在3万年前从大陆到台湾的,与福建考古发现的“清流人”、“东山人”同属中国旧石器时代南部地区的晚期智人,有着共同的起源…230年,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
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鸡笼(今基隆)和淡水.1662年荷兰殖民总督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归祖国.1841年,英国侵略台湾鸡笼.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淡水等通港口岸.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派军队侵犯台湾.1884年,法军攻打基隆、淡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三“台湾”分子在台北街头搞所谓“台湾正名”闹剧,激起了台湾民众的强烈不满与愤慨,他们高举“反‘台独’、救台湾、”反失业、要工作”“反军购”要福利等标语游行.

﹣﹣摘编自人民网
(1)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有关台湾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信息?
(2)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
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鸡笼(今基隆)和淡水.1662年荷兰殖民总督向郑成功投降,台湾回归祖国.1841年,英国侵略台湾鸡笼.1858年,英、法、美、俄四国与清政府签订的《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淡水等通港口岸.1874年,日本在美国支持下派军队侵犯台湾.1884年,法军攻打基隆、淡水.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侵占台湾;1945年台湾回归祖国.解放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以及国民党的部分军政人员依靠美国的庇护与支持,在台湾维持偏安局面,使台湾与祖国大陆第三次分离
﹣﹣摘编自《台湾历史的真相》
材料三“台湾”分子在台北街头搞所谓“台湾正名”闹剧,激起了台湾民众的强烈不满与愤慨,他们高举“反‘台独’、救台湾、”反失业、要工作”“反军购”要福利等标语游行.

﹣﹣摘编自人民网
(1)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有关台湾与大陆紧密联系的信息?
(2)在历史上,台湾经历了与大陆的三次分离.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海峡两岸实现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章程》
(1)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名称。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中国共产党章程》
(1)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名称。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对应的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③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写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农村实行的土地政策。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3.
以下示意图展现了国共两党已走过的90余年的风雨历程,根据示意图提供的信息,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A、B、C、 D四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2)分别配备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来揭示各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状态走向,并就其中一件事谈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展望E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走向。
(4)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1)请写出A、B、C、 D四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2)分别配备一个典型的历史事件来揭示各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状态走向,并就其中一件事谈谈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展望E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走向。
(4)从国共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感悟?
2.简答题- (共1题)
3.选择题- (共26题)
5.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A.解放战争的打响 |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C.战略决战的开始 |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
8.
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昕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取得节节胜利 |
C.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地区发动战略决战 |
D.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
12.
1945年某期《大公报》记载:10月8日晚,张治中在欢送***的晚宴上致辞时说:“大部分的意见,我们已经一致了。就是:和平,民主,统一,团结,在蒋主席领导之下,彻底实行三民主义。”这次晚宴的背景是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C.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协定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
14.
照片记录着历史时刻,反映着历史事件。解读历史照片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下面照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
A.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
B.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
C.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
D.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
20.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③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③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④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①③②④ | B.③①②④ | C.②④①③ | D.④②①③ |
21.
在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经常不顾疲劳,彻夜不眠地工作。在他屋的那张旧写字台上,为前线起早的指示、电文竟达190份之多,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对此,周恩来感慨道:“***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规模最大的革命战争。”这里“规模最大的战争”是指
A.平型关大捷 | B.百团大战 | C.三大战役 | D.渡江战役 |
25.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 | B.解放战争的进程 |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 D.解放战争的影响 |
30.
三大战役是“一场中国战争史上空前的,也是世界战争史上罕见的大决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政权赖以依靠的主要军事力量,为解放全国莫定了基础”。其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 B.平津战役 |
C.渡江战役 | D.淮海战役 |
4.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简答题:(1道)
选择题:(26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