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美国的崛起虽然美国的建国历史远较其他大国年轻。但美国却是世界上最快速崛起的大国之一,并且稳稳的坐在了冠军的宝座上。在美国的崛起之路中,是有其客观的独特的原因:革命、社会制度的变迁和经济改革调整推动美国的崛起。
问题:根据以上提示,叙述美国崛起的历程。
问题:根据以上提示,叙述美国崛起的历程。
2.材料分析题- (共4题)
2.
国家并不是上帝创造的
(在英国)一颗曾戴过王冠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人民开始懂得,国家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权力与法也不是神授的。我们完全可以反对国王的专制与暴虐,生命、财产、自由等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原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也可以被法律所制裁。这一种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1)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重要思想?
(2)有人说:“作为思想革命的启蒙运动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强大动力”。结合启蒙运动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在英国)一颗曾戴过王冠的头颅立即滚了下来。人民开始懂得,国家并不是上帝创造的,权力与法也不是神授的。我们完全可以反对国王的专制与暴虐,生命、财产、自由等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原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也可以被法律所制裁。这一种意识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英国通史》
问题:(1)概括材料中所体现的重要思想?
(2)有人说:“作为思想革命的启蒙运动是构建现代社会的强大动力”。结合启蒙运动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5.
史料分类史料,是历史的遗存,也是研究历史的中介。史料留存的形式与价值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更料/原始材料 )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历史发生时产生;后者是指对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二)“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记录的历史;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等,其原作者而为之的历史;有意想以文字影响时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历史证据。
请根据上述史料分类的提示,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将字目填在下列横线上。
(1)第一手史料:
(2)第二手史料:
(3)文献史料:
(4)实物史料:
(5)有意史料:
(6)无意史料:

(一)第一手史料(直接更料/原始材料 )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历史发生时产生;后者是指对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或诠释。(二)“文献史料”与“实物史料”:文献史料指用文字等手段记录的历史;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多由考古所得。(三)“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前者指著述、回忆录或公开的报道等,其原作者而为之的历史;有意想以文字影响时人和后人;后者指政府档案、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这都是当时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历史证据。
请根据上述史料分类的提示,将上述史料进行分类,将字目填在下列横线上。
(1)第一手史料:
(2)第二手史料:
(3)文献史料:
(4)实物史料:
(5)有意史料:
(6)无意史料:
3.论述题- (共1题)
6.
中国的现代化现代化的进程是工业文明向全球扩展的过程,政治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社会生活的城市化、保障化以及思想文化方面都有其深刻的表现。随着现代化的扩展,也逐渐影响到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1)请分别列举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2)选择其中一种表现来阐述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命运。(要求:观点明确;运用不少于两项具体史实阐述;200-300字左右)
(1)请分别列举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现代化的一种表现。
(2)选择其中一种表现来阐述它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命运。(要求:观点明确;运用不少于两项具体史实阐述;200-300字左右)
4.单选题- (共21题)
7.
历史上英国某位君主曾说:“国王是上帝派到人世间的全权代表,是人间上帝,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国王”,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A.刚确立封建等级制 |
B.己过渡到等级君主制 |
C.正处于君主专制 |
D.演变为君主立宪制度 |
10.
《南京条约》选择福州为通商口岸是因为“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选上海是因为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英国选择通商口岸首先考虑的是
A.倾销鸦片 |
B.市场因素 |
C.输出资本 |
D.人口迁徙 |
12.
有近现代史料记载一场战争说:“盖自鸭绿江(大东沟)之战,我海军将士胆愈慑……倭舰益纵横海上无所顾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第八册)这场战争的直接后果是中国
A.东三省沦陷,成为日本势力范围 |
B.平津沦陷,华北局势危急 |
C.制海权丧失,北洋舰队最终覆灭 |
D.民族危机,推动维新变法 |
14.
在一个“国际竞争逐步升级的时代”里,英国应该是“一个巨大而自给自足和自卫的帝国”—那是一个靠英国资本开发的遍布世界的英国贸易区。依据这一对英国的准确定位,“国际竟争逐步升级的时代”是
A.19世纪40年代 |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
C.20世纪30年代 |
D.20世纪40、50年代 |
15.
1851年,伦敦首届世博会,英国商人还专门推出了一个“中国展馆”。主要意图是
A.感谢清政府对英国利益的保护 |
B.宣传商品和对预期利益的追求 |
C.炫耀鸦片战争胜利展示战利品 |
D.借此说服政府改变对中国政策 |
16.
1878年,一艘名为“爱丽丝公主号”的游艇在泰晤士河沉没有640人死亡,事后警察调查,大多数游客并非溺水而亡,而是因河水之毒才命丧黄泉的。毒源主要来自
A.农业 |
B.工业 |
C.牧业 |
D.生活 |
18.
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约合25美分,糖每磅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实施
A.扩大农业生产,降低物价 |
B.缩减农业生产,提高物价 |
C.复兴工业生产,发展农业 |
D.提供社会保障,抑制物价 |
20.
由于织布速度增加,纺纱速度跟不上需要,某国“奖励工艺协会”发出文告,号召人们发明加快纺织的机器。这一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A.18世纪中期 |
B.18世纪晚期 |
C.19世纪早期 |
D.19世纪中期 |
2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一情景最早出现在
A.手工工场兴起时期 |
B.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
23.
邓小平在《高举***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中说:“***同志在延安为中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这一重要讲话应该发生于
A.遵义会议后,***重新领导红军时 |
B.中共七大中,***思想写入党章时 |
C.新中国成立,***参加政协商讨时 |
D.改革开放前,真理标准大讨论展开时 |
24.
“该组织于1945年4月由50个国家在美国费城召开制宪会议,10月24日宪章生效。该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起了积极作用。”以上文字对下图代表的组织表述有误的是


A.时间 |
B.地点 |
C.性质 |
D.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4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