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历史发展的趋势,且西方各国民主政治呈现出不同面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国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由他任命的,所有的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德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此方面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俾斯麦反对成立“帝国责任内阁”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材料一英国的内阁制被称为“责任内阁制”,所谓责任内阁制是指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一种行政权力的组织形式。……内阁的主要职权是协调和指导政府各部门的活动,从而制定出一种始终一贯的政策。有的政治学家称它为把行政与立法两部门连接起来的一个“纽扣”,又称它为议会推选出来的统治全国的委员会,更严格地说,它是下院多数党的一个委员会,少数党是没有代表在内的,这是它与其他的议会委员会不同的地方。……英国内阁的建立是没有任何正式的成文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它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据惯例逐步形成的。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德意志帝国没有内阁,只有一个首相,国家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实际上都是由他任命的,所有的官员都只对首相负责,而首相则对皇帝负责。德国自由党成立时,曾要求成立一个“帝国责任内阁”,1884年4月5日联邦议会按照俾斯麦的意见通过决议反对这项要求,决议说:“在德意志帝国境内成立责任内阁制只能削弱各联邦成员目前在联邦议会行使的、由条约给以其保障的权力。”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德国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此方面英国与德国有何不同?俾斯麦反对成立“帝国责任内阁”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正是在费城会议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费城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
材料一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后来随着“内阁制”的形成,王权又被进一步架空。化作一种由主要大臣组成的内阁会议的集体领导权,其负责对象也由原来的国王转变为议会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正是在费城会议这里,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第一次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现代民主政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性要素应运而生。
——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1)英国的哪一部文献给光荣革命后的王权套上了第一个“紧箍咒”?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后来英国王权进一步被架空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费城会议的主要成果是什么?这一成果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该成果是如何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
(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材料二《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社会法治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材料一《大宪章》部分条文
17.一般诉讼应在一定地方审问,无需追随国王法庭请求处理。
34.自此以后,不得再行颁布强制转移土地争执案件至国王法庭审讯之敕令,以免自由人丧失其司法权。
39.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
材料二《权利法案》部分条文
1.凡未经国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5.向国王请愿,乃臣民之权利,一切对此项请愿之判罪或控告,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取《权利法案》颁布前后英国社会法治变迁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单选题- (共17题)
4.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里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一1689年的英国革命》中,特别强调荷兰执政威廉入主英国的重要性,认为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会合在一起来帮助和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这里的“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时代结束 |
B.国王和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的关系 |
C.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
D.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
5.
200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出访美国。白宫特意举办一场“白领结”级国宴。最不愿意穿燕尾服的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上传燕尾服。布什总统之所以如此尊重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A.英王是国家最高行政首脑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 |
B.英王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
C.英国是美国最重要的朋友 |
D.英王是国家元首,代表英国 |
6.
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是土地贵族(托利党)操纵着议会议员的选举。一些“衰败选区”仍有议员名额。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这一叙述揭示了
A.政党政治出现的背景 |
B.《权利法案》颁布的背景 |
C.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 |
D.责任内阁制形成的背景 |
7.
威廉·布莱克斯通(1723-1780年)在其《英国法释义》中阐述当时英国立法系统时说:“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宪法赋予国王‘否决’权力而非‘决定’权……君主毫无权力胡作非为,而只是‘防止’胡作非为。当既定法律提出时,君主不得自始就擅作变动,但可以同意或反对两院提出和赞同的变动。”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国王可以批准议会法案 |
B.作者主张严格限制王权 |
C.英王和议会关系“均衡” |
D.当时英王已“统而不治” |
8.
1701年英国制定《王位继承法》,规定:“鉴于英国法律是英国人民与生俱来的权利。因此,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史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一规定
A.表明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
B.反映国王行政权得到扩大 |
C.反映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
D.说明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 |
9.
按照英国法律规定,首相须在大选前25个工作日提请君主解散议会,随后各党派正式开始竞选活动,以争夺下届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这最能说明
A.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运行方式 |
B.英国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C.英国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D.政党斗争决定议会是否解散 |
10.
从1887—1897年,英国内阁占用议会会议的时间平均达到84.5%,议员个人很少有提出议案的机会;在许多重大问题上,议会只规定一般原则,而由内阁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而且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做法的有效性也变得极其微弱了。上述现象表明
A.议会的权力和作用被削弱 |
B.议会的立法权力正在丧失 |
C.英国的政治制度正在发生变化 |
D.议会对内阁起到了限制作用 |
11.
“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这表明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
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 |
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
12.
1730年,英国下院的反对派领袖威廉•多德斯韦说:“我们对于自己起着国家的大公审庭的作用极为自豪.”1774年,诺斯勋爵则愤愤地说,议员们“责难大臣,还要他们每日报告工作…他们的根本目的是要把行政部门置于被质讯的地位.”这反映了18世纪的英国
A.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D.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A. 内阁与首相共同对议会负责
B. 工业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C. 下院对政府的行政监督增强
D. 封建贵族和议会的矛盾加剧
13.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得益于
A. 内阁制度的确立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议会改革的实行 D. “光荣革命”的胜利
A. 内阁制度的确立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议会改革的实行 D. “光荣革命”的胜利
14.
“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园般的‘绅士生活’”。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
A. 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 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 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 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A. 实行“议会至上”原则
B. 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
C. 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
D. 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
15.
美国学者洛威尔谈到,英国1688年的政变使詹姆士二世失去了王位,议会逐渐把王权纳入自己囊中,可是并没有因此严重削弱国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所以国王在法律上仍旧具有他的前辈们所具有的权力。对该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君主立宪制正式建立 |
B.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名无实 |
C.政变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 |
D.英国政治变革具有渐进特征 |
16.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而《太阳报》的标题则会是《英国首相和私生子相认》。”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体现了英国首相
A.社会地位较低 |
B.权力受内阁制约 |
C.受多方面监督 |
D.不掌握国家实权 |
17.
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尊重历史传统 |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
D.英王在国家政治地位举足轻重 |
18.
“某国靠一点一点的改革改造了一个传统的政治体系,使传统的外壳装进了全新的政治内容。”民主政治可以在完全古老的形式中产生,而且成为整个西方民主制的母体,这可以说是某国最令人吃惊的创造,也是对世界的贡献”材料中的某国是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A. 英国
B. 美国
C. 法国
D. 德国
19.
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A.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
B.共和政体的确立 |
C.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终确立 |
D.欧洲资本主义制度诞生 |
20.
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中写道“一个令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他描述的国家是
A.法国 |
B.美国 |
C.英国 |
D.中国 |
4.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