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不同遭遇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生着“嬗变”,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描述的时期中国正经历什么大事?李鸿章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反映中国刚发生什么大事?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试分析《日本国志》前后不同遭遇的原因。
材料一 | 材料二 |
1877年,晚清著名官僚学者黄遵宪随清廷驻日公使何如璋出使日本。历时十年后的1887年,黄遵宪写成了五十余万字的《日本国志》,对日本社会的现状和明治维新作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黄遵宪把此书交给北洋大臣李鸿章并请求予刊印。李鸿章阅后认为:日本改革,只形似而非神似。最终该书被束之高阁。 | 1895年末,清廷翻出《日本国志》,予以正式刊印出版。当时,梁启超读了《日本国态》后说:“乃今知日本,乃今知日本之所以强”,“乃今知中国,知中国之所以弱”。他进一步认为:“其言十年以前之言也,其于今日之事,若烛照而数计也。又岂惟今日之事而已,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顾犬补牢,未为迟矣”。 |
(1)材料一描述的时期中国正经历什么大事?李鸿章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材料二描述的现象反映中国刚发生什么大事?概括梁启超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试分析《日本国志》前后不同遭遇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5题)
12.
下表为英、法等国所侵占的殖民地面积(单位:平方公里)推断这一现象出现的大致时间是
国家 | 英国 | 沙俄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日本 |
殖民地面积 | 3350万 | 1740万 | 1060万 | 29万 | 30万 | 30万 |
A.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 |
B.19世纪中期 |
C.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 |
D.20世纪中期 |
23.
2018年5月5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上发表了文章《生日快乐,马克思,你是对的》(如图),其根本意图是


A.纪念马克思诞辰 |
B.赞赏马克思主义 |
C.探讨历史的规律 |
D.对资本主义反思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