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南宁卷)历史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363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试卷考试时间:2014/8/26

1.简答题(共2题)

1.
维护国家统一,反抗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45年9月9日,南京中央军校大礼堂,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在此举行。上午8点50分,日军受降代表冈村宁次等7人分别从3辆汽车下来,跟在中方人员后面,“手里拿着帽子,低着头走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们不可能再趾高气扬,不可能了。”
——摘自《我的抗战Ⅱ》解说词
材料三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王冠中1日在香格里拉对话会发表题为《树立亚洲安全观  共创亚太美好未来》的主题演讲。王冠中说,中国从未以武力威胁过任何国家,从未主动挑起事端,也绝不接受他国打着“积极和平主义”的旗号挑事闹事。
——摘自2014年6月2日《广西日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图一是哪一战役之后的结果?(1分)与图二相关的民族英雄是谁?(1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冈村宁次为什么“不可能再趾高气扬”?(1分)这对中国而言有何意义?(2分)
(3)近年来,少数国家肆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权益。根据材料三,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不能照抄原文。2分)
2.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爆发和迅速扩展,普通民众的生活也发生不少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1789年9月,巴黎工商业者瓦尔特手捧《人权宣言》高兴地说:“我们的店铺这回不用担心被别人抢夺了!”这与《人权宣言》的哪项内容有关?(2分)
(2)1865年,农奴出身的伊凡成为圣彼得堡一家机器制造厂的工人。伊凡身份的变化,说明1861年改革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作用?(2分)
(3)1871年12月,10岁的田中一郎与父母到横滨港欢送日本使节出访欧美。这一场景与什么事件有关?(2分)该事件将会给田中一郎的生活方式带来什么变化?(举任意一例即可。1分)
(4)1912年,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是“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说明辛亥革命的直接斗争目标是什么?(1分)“皇帝倒了”对中国社会产生什么影响?(2分)

2.选择题(共18题)

3.
西藏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的是( )
A. 伊犁将军 B. 达赖 C. 驻藏大臣 D. 班禅
4.
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这是因为他废除了( )
A.锦衣卫B.行中书省
C.三司D.丞相
5.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出民权主义(  )
6.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符合史实的是(  )
7.
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台湾割让给日本
C.《辛丑条约》的签订D.百日维新的失败
8.
八一起义纪念塔上的军旗雕塑格外引人注目,仿佛提醒着每一个人: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这座纪念塔位于( )
A.南昌B.南京C.武汉D.北京
9.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第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10.周恩来说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中第一个“天安门”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11.
“最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
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福泽裕吉(明治维新政治家)力主“进行东洋侵略(注:侵略朝鲜、中国),使国内人心转而外”。

材料二:表格(甲午中日黄海海战双方舰队力量对比)

   项目

参战舰数

装甲情况

总排水量(吨)

平均航速(海里/时)

鱼雷发射管数

火炮总数

鱼雷艇数

中国

12

12

34466

15.34

27

195

2

日本

12

12

10840

10.33

36

268

0

材料三:李鸿章为避战保船,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趁机得到黄海制海权……l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无心再战,派李鸿章前往日本议和。

13.
“南美的解放者”这一赞誉是拉丁美洲各国人民对他一生功绩的最高评价。他是( )
A.章西女王B.玻利瓦尔
C.圣马丁D.林肯
14.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1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16.
1908年5月21日,来自法国各地的群众自发地在贝尔—拉雪兹公墓的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碑,上面镌刻“献给公社的死难者,1871年5月21—28日。”他们纪念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宪章运动
C.《国际歌》的诞生D.五月流血周
17.1936年李宗仁发表了《焦土抗战论》,表示“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表现中华民族自存自立之伟大能力与精神。”李宗仁抗战志向与决心在下列哪次战斗中得到体现(  )
18.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票市场出现抛售股票的浪潮,由此引发了( )
A.经济大危机B.罗斯福新政
C.反犹狂潮D.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19.“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个“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20.
《慕尼黑协定》签订后,英国首相张伯伦返回伦敦,向簇拥着他的人群高声宣布:“我们赢得了一代人的和平。”事实上,《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
A.延缓了二战的全面爆发B.加快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C.遏制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D.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2道)

    选择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