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了了,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材料一

材料二在清朝残酷的文化压迫下,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政府下诏征举士人,想学康熙重开博学鸿儒科,谁知响应了了,只得作罢。人才凋零,文治废弛,以至于此,其消极影响于此可见。
(1)材料一中,图一是清政府哪一机构的办公用房?在该机构中,大臣的职责是什么?
(2)你如何看待材料一中图一所示机构的设立?
(3)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的建筑体现了大臣和皇帝怎样的地位?说明了什么?
(4)材料二中清朝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华文化受到严重的摧残?这一政策有着怎样的消极影响?
2.选择题- (共6题)
3.
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很多官员自保平安的经验是:不与别人有文字往来,凡没用的文稿一定要烧毁。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行省制度的影响 |
B.八旗制度的影响 |
C.文字狱的影响 |
D.八股取士的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