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江苏省镇江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31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境内之民皆曰:‘农战可避而官爵可得也。’是故豪杰皆可变(本)业,事商贾,为技艺,为避农战……民以此为教者,其国必削”。“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为国者,边利尽归于兵,市利尽归于农”,“重关市之赋,则农恶商,商有疑惰之心。”
——摘编自《商君书》
材料二“民不外务当敌斩首,内不急力田疾作,民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不亡何待?”“故明主之治国也,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使民贫,则民喜农而乐战……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以均贫富……此帝王之政也”。
——摘编自《韩非子》
材料三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人物,为维护秦国官僚政治体制及相应的军功爵制,极力主张国家对经济领域实行超经济干预政策,反对秦国民间工商业的发展,希望通过由国家全面控制、垄断经济资源的举措,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李禹阶《法家开启重本抑末先河》
请回答:
(1)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相同的经济思想。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其经济思想产生的原因。
(3)概括指出商鞅和韩非的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消极影响。
2.
中国政府倡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可以从20世纪东西方并称为“红色资本家”的美国亚蒙·哈默与中国的荣毅仁两位企业家的经历中得到启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亚蒙·哈默,1921年去了苏俄,为美苏两国的贸易和矿物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把美国成功的管理经验传授给苏联工厂,也用自己的努力支持了年轻的苏维埃政权。30年代返回美国,抓住新政废除禁酒令之机,创建了现代化酒桶厂,生产丹特牌威士忌酒,建设种牛牧场。1956年购买西方石油公司,80年代大力推动西方石油公司的多样化经营,使西方石油公司成为肉食品加工的巨头和美国石化产品制造商中的佼佼者。有人称他是沟通东西方贸易的“和平使者”,他曾受到列宁的亲切接见。
——据(美)亚蒙·哈默《勇敢的人》摘编
材料二荣毅仁,从20世纪30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20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代表。新中国建立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他也顺应民心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荣毅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外亲友的帮助,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工作。
——蒋颖、王红梅《“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传奇一生》
请回答: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哈默、荣毅仁的企业发展中,他们巧妙地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2)据材料概括指出哈默与荣毅仁为什么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从两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中,你对“创业”有哪些认识?

2.单选题(共13题)

3.
梅因指出:“在古代世界中,一个社会的本地公民常常自以为是由于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他们反对外来人主张平等权利,认为这是对他们生来固有权利的一种篡夺。”与古罗马人的这种意识密切相关的是
A. 习惯法的推行
B. 公民法的推行
C. 万民法的推行
D. 陶片放逐法的推行
4.
18世纪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此“怪物”是指()
A.君主立宪制国家B.联邦体制的国家
C.民主共和制国家D.邦联体制的国家
5.
“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
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C.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D.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
6.
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926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A.一战期间各国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B.一战后各国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D.各国商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
7.
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
B.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C.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
D.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
8.
《极端的年代》中说:“如果说法国大革命追寻的理想,传之后世的生命比布尔什维克为长;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实际后果,却比1789年更为深远。”文中的“1917年革命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B.启蒙思想得以实践
C.开辟人民作主新时代
D.开创国家工业化新模式
9.
下图是《明清时期国内各区域市场分布示意图》,它较为充分地反映出(    )
A.小农经济的自给性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经济重心开始南移D.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10.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A.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B.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
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D.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流通是资本的起点。商品生产和发达的商品流通,即贸易,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下列能直接体现这一论述的是
A.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商业革命”
B.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
C.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英国、荷兰之间发生的三次战争
12.
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沉迷于世上的人、物或自我,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对材料所示现象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
A.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B.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
C.进化论解放了人们思想D.理性准则驱离了神学束缚
13.
下列邮票中以宣纸为材质、彰显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的行书作品是(    )
A.B.C.D.
14.
19世纪末,定居温州的英国传教士苏慧廉曾记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中国男孩在教会学校接受人种知识测试,老师与他的回答如下图中所示。这一对话实质上反映了当时国人(    )
A.对西方的了解加深
B.已经接触西式教育
C.民族意识不断觉醒
D.民族自大心理尚存
15.
“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材料中的“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指的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