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合作、共赢”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历史上就有一些史实证明了这一观点。识读如图三幅图,探究相关问题。

(1)图一中学校的创办者是谁?是在谁的帮助下成立的?它的创办为哪一军队的建立和哪一重大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参战部队的前身叫什么?这种名称的变化是哪次合作的产物?与此相关的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图三是哪支部队参与的战役?这场大战的欧洲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以上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如图三幅图中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1)图一中学校的创办者是谁?是在谁的帮助下成立的?它的创办为哪一军队的建立和哪一重大军事行动奠定了基础?
(2)图二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参战部队的前身叫什么?这种名称的变化是哪次合作的产物?与此相关的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3)图三是哪支部队参与的战役?这场大战的欧洲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4)根据以上问题和所学知识,谈谈如图三幅图中合作的基础是什么。
2.
“曙光”是指破晓时的阳光、比喻已经在望的光明前景。在初中历史课本中有多处提到“曙光”一词。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被誉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新航路开辟中,哪位航海家由于坚信什么观念最早到达古巴海地?此“曙光”对欧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马克思说,对东印度、非洲的征服和掠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句话出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上册。请问“资本主义生产时代”是指什么时代?“对东印度、非洲的征服和掠夺”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地位?这说明了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这里的“曙光”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地位如何?在此曙光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下,结合具体实际,中国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1)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被誉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新航路开辟中,哪位航海家由于坚信什么观念最早到达古巴海地?此“曙光”对欧洲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马克思说,对东印度、非洲的征服和掠夺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句话出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上册。请问“资本主义生产时代”是指什么时代?“对东印度、非洲的征服和掠夺”使该国确立了什么样的经济地位?这说明了什么?
(3)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这里的“曙光”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地位如何?在此曙光的指引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新世纪的曙光”照耀下,结合具体实际,中国找到了一条什么样的建设道路?
3.
(2017年新疆乌鲁木齐卷)供给侧改革是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阅读下列有关“市场”话题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摘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视察南方期间讲话
(1)材料一中为了反抗英国把北美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北美人民采取了什么行动?英国为开辟中国市场发动的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最早在哪国形成?其弊端使该国最终出现了什么结局?
(3)美国政府面对材料三中的问题采取了强有力的对策,其中心措施是什么?反映了美国在其资本主义内部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4)材料四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在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怎样的体制?我国由此进入到什么阶段?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应该如何管控市场。
材料一美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国家用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活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做法,实现高积累、多投资,片面发展重工业……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摘选1933年3月4日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
材料四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视察南方期间讲话
(1)材料一中为了反抗英国把北美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北美人民采取了什么行动?英国为开辟中国市场发动的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最早在哪国形成?其弊端使该国最终出现了什么结局?
(3)美国政府面对材料三中的问题采取了强有力的对策,其中心措施是什么?反映了美国在其资本主义内部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4)材料四邓小平视察南方后在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怎样的体制?我国由此进入到什么阶段?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应该如何管控市场。
2.选择题- (共9题)
4.
分清“史实”与“观点”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有( )
A.清政府平定阿睦尔撒纳叛乱 |
B.清在新疆实行军府制,设伊犁将军和伊犁将军府 |
C.新疆建省实现了新疆与其他各省行政制度的划一 |
D.《热碧娅﹣﹣赛丁》是维吾尔族文学家阿不都热依木•那扎尔的代表作 |
6.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1981年产粮6.76亿千克1982年产粮7.15亿千克 |
A. 实行土地改革
B.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7.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个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③② | C.③①④② | D.①③④② |
8.
2018年4月20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空,这是我国空间货运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14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艘载人飞船是产( )
A.神舟一号 | B.神舟五号 | C.神舟六号 | D.“东方红”一号 |
10.
从人治走向法治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世界各国都在法治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以下各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搭配错误的是( )
A.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B.英国﹣﹣《人权宣言》 |
C.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美国﹣﹣《1787年宪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