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2.材料分析题- (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乡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小农经济进行评价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乡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对小农经济进行评价
3.单选题- (共22题)
6.
下列对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B.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 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 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A. 英王是国家名义的象征,统而不治
B.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 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掌握着国家大权
D. 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时,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11.
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C.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 |
D.最早是在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确立的 |
13.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统一进程中的大事,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④“九二共识”的达成
①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提出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回归祖国怀抱
④“九二共识”的达成
A.①②③④ |
B.②①④③ |
C.①②④③ |
D.②①③④ |
21.
春秋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土地制度受到破坏,新兴的封建势力在夺取政权后,相继实行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民得买卖土地”。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却作宣告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史记·秦始皇本纪》)。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土地私有制度,成为秦朝土地制度的主要形式 |
B.秦朝土地私有制,不是纯粹的私有制形式 |
C.秦朝土地私有制,是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土地私有制度 |
D.秦始皇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 |
23.
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
B.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
C.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
D.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