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法律制度是人类文明的重大成果,以下三个历史片段试透过现象发现过去时代的特性,从而解读发生在不同时空的文明。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试从材料中举一例子。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
片段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4)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片段一:
第5表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罗马法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2)你认为这些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试从材料中举一例子。
片段二:
美国的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摘编自美国1787年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3)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政治原则是什么?该宪法规定美国的政体是什么?
片段三: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4)1954年宪法的性质是什么?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该宪法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
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圆明园遗迹②《辛丑条约》签订③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④“乔的笑”⑤跨洋的握手
(1)上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上面哪几幅图可以归到“独立自主的外交”类别中?请写出图片代号。
(3)图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⑤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圆明园遗迹②《辛丑条约》签订③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④“乔的笑”⑤跨洋的握手
(1)上图中的①②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
(2)上面哪几幅图可以归到“独立自主的外交”类别中?请写出图片代号。
(3)图④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⑤反映的是我国外交史上的哪一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通过学习近现代中国外交史,你得到什么启示?
3.
诗是最能用来抒情表意的一种文体。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引用的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说:“四百万人同一哭”?
(2)“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材料一: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引用的诗写于哪一年?为什么说:“四百万人同一哭”?
(2)“春愁”是中国古诗词中常见的词语,作者以此为题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4)据上述材料分析,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4.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的报告中重点阐述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中国近代史、现代史上,中国人民为“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进行了不断探索。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简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
(3)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结果怎样?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简要说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走俄国人的路”和“走自己的路”各指什么?
(3)从中你对中国“走什么路”的问题有何认识?
2.单选题- (共12题)
5.
某班级组织“罗马凭什么永恒?”的研究性学习,从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罗马建成了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
B.罗马法中蕴涵的人人平等等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
C.罗马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
D.罗马法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源头 |
7.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
B.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
C.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
D.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
9.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中国进行“基本制度选择”提供了条件。当时中国
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建立或选择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B.村民自治制度 |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2.
2008年11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应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邀请,率团访问台湾。访台
期间,签署了四项协议,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三通”指的是
期间,签署了四项协议,促进了两岸直接“三通”。“三通”指的是
A.通邮、通航、通商 | B.通邮、通航、通电 |
C.通邮、通路、通商 | D.通信、通电、通路 |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这三次高峰出现
的相同原因是
的相同原因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B.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
C.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 D.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