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刘宗绪
材料二“(英国)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了什么事件,并据材料概括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市场总是在扩大”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上述“工业中的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材料一“……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人们的世界地理知识愈加丰富,对各个大陆和海洋增加了了解;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刘宗绪
材料二“(英国)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了什么事件,并据材料概括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市场总是在扩大”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上述“工业中的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成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政权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总之,我要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摘自《伯里克利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公元前431年)
材料二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希腊的学校”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结合所学,概述该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那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哪些启蒙思想影响了美国政治?结合所学,指出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相对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成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节人们的私人政权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总之,我要说:雅典是全希腊的学校。
——摘自《伯里克利殉国将士葬礼上的演说词》(公元前431年)
材料二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们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摘自美国《独立宣言》
国会的立法机构……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行政权赋予总统……司法权赋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摘自美国1787年宪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全希腊的学校”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结合所学,概述该政治制度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了那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有哪些启蒙思想影响了美国政治?结合所学,指出近代美国民主政治相对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3.
科技文化发展促进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材料二
材料一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宫崎市定《东洋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文艺复兴”的表现,并根据材料一概括其出现的原因。材料二
1978年 | 全国科学大会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985年 | 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召开 |
1988年 | 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
1995年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据人民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提出的背景,并请结合一例史实说明该论断在推动我国运载火箭研究方面的实践价值。2.单选题- (共22题)
4.
《十二铜表法》规定了立法者不得为个人利益立法;贪官污吏应受到惩罚;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被处以死刑;限制利率,每月利息不得超过1%等等。上述规定
A.集中体现平民斗争的成果 |
B.较好地保护自由民的权利 |
C.反映出罗马司法程序严格 |
D.凸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5.
1698年,一位西班牙外交官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的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国王已放弃行政权 |
B.议会主权地位的强化 |
C.国王的“统而不治” |
D.法律至上的政治生态 |
7.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征途。”诗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红军反“围剿”失利②遵义会议的召开
③渡江战役的胜利④红军长征的开始
①红军反“围剿”失利②遵义会议的召开
③渡江战役的胜利④红军长征的开始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8.
《八一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
B.华北事变前后 |
C.西安事变期间 |
D.七七事变以后 |
9.
“近三十年台湾同祖国的分离,是人为的……我们希望双方尽快实现通航通邮,以利双方同胞直接接触。”材料出自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 |
B.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
C.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的“九二共识” |
D.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
10.
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双方商定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予以配合。上述会谈的直接历史背景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 |
B.“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 |
C.中国成功爆破了原子弹和氢弹 |
D.美国提出“尼克松主义” |
11.
美国历史学家本特利指出:当1945年同盟国击败轴心国,摧毁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帝国时,随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世界不得不重建。“另一场战争”始于
A.美国推行“欧洲复兴计划” |
B.杜鲁门宣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 |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
D.美苏两大政治集团全面对抗 |
12.
时序观念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基础。下表所列,依照历史信息所属的历史时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时期 | 历史信息 |
① | 明码标价半两钱标准衡器直道 |
② | “计工受值”王阳明铜活字“通番禁令” |
③ | “九市”市籍司隶校尉“五都” |
④ | 参知政事“瓷路”《武经总要》石普 |
A.①③②④ |
B.②③④① |
C.①③④② |
D.④②③① |
13.
吴江县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作为一例个案,上述记载反映出明清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
B.工商业市镇的崛起 |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D.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
14.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列出土文物,能用于佐证中国古代丝织技术起源的是
A.记载有祭祀蚕神内容的甲骨 |
B.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
C.妇好墓出土的商代玉蚕 |
D.浙江钱山漾遗址出土的绢片和丝带 |
16.
下表直接反映出1498-1505年威尼斯、葡萄牙香料进口总值的变化
时间 | 威尼斯 | 葡萄牙 |
1498—1501年 | 年均350万英镑 | 年均100万英镑 |
1502—1505年 | 年均22.4万英镑 | 年均230万英镑 |
A.新航路的开辟 |
B.价格革命 |
C.商业革命 |
D.世界市场形成 |
18.
有人认为:“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但它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合理的社会,它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这种利弊共存的双重特性,激发着那个时代以及后来的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反思。”人们的“反思”之一是当时欧洲兴起的
A.人文主义思潮 |
B.现代主义思潮 |
C.社会主义思潮 |
D.和平主义思潮 |
19.
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政治历史学家马基雅维利曾说:“习惯于受君主统治的人民,即使偶然获得了自由,也难以维持”。这一论断可用于分析
A.英国“光荣革命” |
B.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
C.美国宪法的制定 |
D.辛亥革命的结局 |
20.
下列言论,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②“绝不可能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任何事物称为真理。”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①“我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②“绝不可能把自己没有明确验证的任何事物称为真理。”
③“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③①④ | D.②④①③ |
22.
某位科学曾说:“在我之前,人们都认为,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从宇宙中拿走,那剩下的就是时间和空间;我却证明,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拿走了,什么都剩不下。”这位科学家是
A.牛顿 |
B.伽利略 |
C.爱因斯坦 |
D.普朗克 |
23.
有学者认为:“被满州人征服的震惊,使中国知识分子重新思考政治合法性的整个基础。最惊人和富有创造性的是类似于西欧人民的主权思想的生发。”下列各项,属于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重新思考”的是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①“天下为主,君为客”②“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
③“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24.
19世纪90年代,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严复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下列各项,属于当时梁启超所言的是
A.“变法之本,在育人才……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B.“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而不可谓之变政” |
C.“物尽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
D.“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
25.
郑观应曾言:“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郑观应意在
A.自强求富 |
B.变法图强 |
C.实业救国 |
D.振兴教育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