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世纪是欧洲支配世界的世纪,经济上如此,跋治上也是如此。20世纪初,欧洲仍保存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就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严重挑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结合史实,请对材料中欧洲地位的变化进行补充,并加以解释。
(说明:可以补充一个阶段的变化,也可以补充整个时期的变化,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19世纪是欧洲支配世界的世纪,经济上如此,跋治上也是如此。20世纪初,欧洲仍保存世界优势地位,但不久就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严重挑战……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结合史实,请对材料中欧洲地位的变化进行补充,并加以解释。
(说明:可以补充一个阶段的变化,也可以补充整个时期的变化,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生产主要集中于上海,电影发行主要依赖上海和南洋,电影观众则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小市民阶层。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性的变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合力的推动下,形成了与其他任何电影形态都不一样的新中国电影范式。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体制下形成了独特的“工农兵电影流派”,并以革命英雄主义为其主旋律,最终完成了“英雄神话”。在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大量工农兵形象以主人翁的姿态走上了荧幕,成为了新中国电影一个划时代的特色。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新的发展时期。老中青艺术家都焕发出了空前的创作热情和激情,同台献艺,创作出了一大批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佳作。
材料三当《阿凡达》的票房收入破纪录时,当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电影院观赏《阿凡达》时,当《阿凡达》获得无数奖项和赞誉时,聚集在新一届“中国影协杯”电影文学论坛研讨会上的电影剧作家们开始思考,我们的电影何去何从。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十七年”和新时期电影取得成就的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今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建议。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前,电影生产主要集中于上海,电影发行主要依赖上海和南洋,电影观众则主要是大中城市的小市民阶层。新中国成立以后,这种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历史性的变化,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合力的推动下,形成了与其他任何电影形态都不一样的新中国电影范式。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在新中国电影事业体制下形成了独特的“工农兵电影流派”,并以革命英雄主义为其主旋律,最终完成了“英雄神话”。在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大量工农兵形象以主人翁的姿态走上了荧幕,成为了新中国电影一个划时代的特色。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路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新的发展时期。老中青艺术家都焕发出了空前的创作热情和激情,同台献艺,创作出了一大批在电影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佳作。
材料三当《阿凡达》的票房收入破纪录时,当全世界的人蜂拥而至电影院观赏《阿凡达》时,当《阿凡达》获得无数奖项和赞誉时,聚集在新一届“中国影协杯”电影文学论坛研讨会上的电影剧作家们开始思考,我们的电影何去何从。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新中国“十七年”和新时期电影取得成就的原因。
(2)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今后中国电影发展的建议。
2.单选题- (共17题)
3.
《十二铜表法》中的“私犯”规定,“不分贵族和平民,所有受害人依法受到统一的保护,所有加害人按法律受相同的制裁”。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A.维护所有人利益 |
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C.是一部成文法律 |
D.取消了贵族司法垄断权 |
5.
恩格斯说:“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性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名称加以资产阶级的含义。”材料最适合评价
A.美国1787年宪法 |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C.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 D.1918年的苏俄政权 |
6.
有学者说:《南京条约》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朝贡贸易体系的制度框架,开始演变为条约通商体制。这一观点认为《南京条约》
A.促使清政府开始自强运动 |
B.刺激了西方列强的资本扩张 |
C.加速清朝对外贸易的发展 |
D.导致我国对外贸易格局改变 |
7.
历史学家夏东元对中国近代某一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时认为:“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这个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
B.洋务运动 |
C.外商在华创办企业 |
D.民族工业的诞生 |
8.
美国著名军事家麦克阿瑟曾经指出:“在我们与亚洲的关系史上,我们因为把美国利益同中国内部的净化问题混淆起来,而第一次使美国的最高利益蒙受危害。这可能是美国史无前例的最大错误。”该言论反映的史实是指
A.解放战争 | B.台湾问题 |
C.三大改造 | D.朝鲜战争 |
9.
1917年8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第六次代表大会声明中说:“国家在战争的困境中辗转行进,酿成了前所未有的像雪崩一样的政治和经济危机……国家已经面临着毁灭的深渊。”这反映出
A.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很贫困 |
B.推翻沙皇专制具有必要性 |
C.俄国继续革命的形势成熟 |
D.临时政府统治引起人们同情 |
10.
马克思、恩格斯一再申明,他们的理论“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加以阐明;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这主要强调了科学社会主义
A.是工人斗争的武器 | B.代表了工人的愿望 |
C.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 D.其诞生有实践基础 |
12.
纵观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法治思维治国理政贯穿始终,涉及方方面面,这是继全面深化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这反映出
A.法制建设已重新启动 | B.政治体制的变革全面展开 |
C.法制是经济改革基础 | D.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并进 |
13.
1946年,英国驻苏代办凯南在给美国国务院的电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苏联维持国内“独裁制度”和同外部世界斗争的理论依据。苏联的目标是从一切方面致力于提高苏维埃国家的实力,分裂和削弱自由国家的力量。凯南的这一看法
A.指出了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 |
B.成为战后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
C.对战后美国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
D.是杜鲁门主义的继续和延伸 |
14.
世界五大力量——美、欧、中、日、俄——都身处一个重要的区域合作板块内,都需要以区域为依托大竞争优势,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其所在次区域板块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力量。这种趋势的发展
A.消弭了大国之间的矛盾 | B.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
C.强化了世界经济平衡性 | D.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 |
15.
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黯土的区别,便具备了烧制瓷器的条件。这反映出
A.瓷器的价值高于陶 | B.制瓷经历了经验积累 |
C.制瓷技术发展缓慢 | D.陶、瓷的硬度不同 |
16.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明朝(经济篇)》中载:“明朝以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宋朝手工业从官营到私营的演变,而且变化得更为彻底。迄至明朝后期……大多数手工业都摆脱了官府的控制,成为民间手工业。”据此可推知明代
A.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
B.手工业中出现雇佣关系 |
C.官营手工业生产技术落后 |
D.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
17.
宋人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写道:“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超开张。”这反映出当时宋朝都城
A.城市经济较活跃+ |
B.娱乐活动远胜前代 |
C.商业管理较松散 |
D.城市功能非常齐全 |
18.
1928年,创刊于上海的《无线电月报》是中国第一份无线电报技术专业期刊,其占据行业内传播制高点,内容涉及国内外无线电台制造技术和厂商概况、无线电报机实体及其原理、国内外无线电台的设备和技术情况等。由此可知
A.该刊物最早在华传播无线电技术 |
B.上海技术创新能力走在国内前列 |
C.无线电技术曾通过期刊在华普及 |
D.期刊在科技传播中起了重要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