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上期末历史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288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7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产阶级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中,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由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组成的共和国。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三***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接着,他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
(1)概括材料一中无产阶级的主要任务?《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有何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革命的第一阶段”具体指什么历史事件?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列宁主张采取什么方式?最终主张建立什么性质的政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找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列举两个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上***“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史实。
2.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中,这一格局影响着整个世界局势的变化和发展。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1945年)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1947年)
材料三下图反映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画中的法国人和德国人正在讨论未来两国的发展,最终他们达成了共识。

材料四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是联苏抗美,中苏结成同盟,与社会主义阵营的其他国家一道,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阵营进行紧张的斗争。
──刘山《中国外交新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的政治意图。
(2)材料二反映了美国在“冷战”初期实行的什么政策,阐述此政策的实质。
(3)材料三中,法国人和德国人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4)材料四是指新中国初期哪一外交政策?说出这一政策出台的历史条件。

2.单选题(共24题)

3.
下图描绘的是罗马首部成文法发布时的情景。该成文法指的是
A.罗马共和国的《十二铜表法》
B.罗马共和国的“公民法”
C.罗马帝国的“万民法”
D.东罗马帝国的《民法大全》
4.
有学者认为:“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美国建国之初的制度创新主要体现在
A.摆脱了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国家
B.创造了美洲大陆首个独立国家
C.开创了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的制度
D.创建了总统制的联邦共和政体
5.
马克思说:“(1871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理解全面的是
①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
②德意志确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③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是封建国家
④德意志帝国政体保留专制残余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6.
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也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这足以说明法国
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B.资本主义共和制确立的艰难
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
7.
***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中写道:“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慷而慨。”诗中的“天翻地覆”是指解放军
A.开始进行战略反攻
B.把国民党军队主力消灭殆尽
C.解放长江以北地区
D.推翻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
8.
下图所示的皇家园林被侵略者野蛮焚毁。这一严重事件发生在
A.中英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下列近代文献中,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是
10.
19世纪末,外资银行开始落户北京东交民巷。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上述言论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列强已控制中国的政治中心
B.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C.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1.
1997年,在一座纪念馆的落成典礼上,江泽民***亲笔写下了“军旗升起的地方”几个大字。这个纪念馆就是
A.广州起义纪念馆B.南昌起义纪念馆
C.遵义会议纪念馆D.井冈山会师纪念馆
12.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从根本上说,这一伟大转折是指遵义会议
A.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B.确立了***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C.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
D.事实上确立了以***在中央的领导
13.
1938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彼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A.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B.国民党军队的战略战术发生重大变化
C.八路军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D.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14.
1848年诞生的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其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发表
C.《资本论》的出版D.《四月提纲》的提出
15.
下列有关俄国的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二月革命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 ③彼得格勒起义 ④《四月提纲》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16.
为完成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提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其中台湾可享有
①立法权 ②防务权 ③外交权 ④独立司法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7.
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加强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B.加强了基层政权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
C.扩展了村民自治
D.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和人民平等的原则
18.
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基础的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C.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
D.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19.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有
①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 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
③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
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提出“另起炉灶”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D.奉行不结盟政策
21.
美国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中说道:“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材料中“新的力量”是指
①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 ② 日本经济实力的壮大
③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④ 国际恐怖主义猖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2.
有学者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A.联合国的作用更加凸显
B.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C.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D.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形成
23.
下图为苏联某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它揭示了
A.美国“冷战”政策的实质
B.美国主张和平的坚决立场
C.美苏军备竞赛的根源
D.苏联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
24.
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发展水平相近
B.社会制度相同
C.屡遭战争重创
D.历史上关系紧密
25.
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行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26.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一文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享立法之权。”这段话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A.君主专制
B.民主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
D.贵族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