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山东省淄博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282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2/2/29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13分)央视《环球视线》2011年1月18日播出《中国形象闪耀“世界的十字路口”》,力图从更多角度、更广阔的视野展示当代中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1840~1876)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这种共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道路。时至今日,“中国模式”作为一种独特的发展道路,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上的文章说:“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中国新闻网
材料四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严峻的考验,而且始终抓住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根本不动摇,中国已成为在世界事务中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 ——引自《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
(1)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西方人对“中国形象”分别做出了怎样的描述?(2分)
(2) 材料三中所述“中国模式”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方面有哪些表现? “中国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具有怎样的特点?(5分)
(3) 材料四反映了怎样的“中国形象”?结合所学从经济和外交的角度说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是怎样树立起这一形象的?(4分)
(4) 综上所述,请概括影响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主要因素。(2分)
2.
(13分)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一一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鸦片战争后,“仁人志士”萌发了怎样的新思想?(1分)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在争取政治民主化斗争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政治主张。(2分)
材料二 只是在20世纪时,他们(殖民地诸民族)才开始具有民族意识,这一方面是对西方统治的一种回应,另一方而是由于欧洲民族主义思想意识的传播,再一方面是因为特别易受这种思想意识影响的土著中产阶级的兴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材料二中,作者分析了殖民地诸民族具有民族意识的三个原因,参照作者的思路,结合近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分析孙中山20世纪初的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3分)孙中山1924年的民族主义相对于1905年而言,增加了什么新内容?(1分)
材料三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烧成烈火。……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材料三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2分)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2分)
(4)综合材料,概括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理论成果的共同特点。(2分)

2.单选题(共13题)

3.
《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C.《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D.《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4.
“任何一级政府都是不可信任的,但是级别越高、距人民越远、权力越集中和强大的政府,越需要特别的限制。”因此,1787年的美国宪法规定
A.实行“邦联”体制,美国中央政府对各主权州只进行松散的统治
B.总统、议员均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真正体现“主权在民”理念
C.在中央政府权力结构中遵循“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绝对权力出现
D.总统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行政权属于国务卿
5.
丰子恺认为“文艺之事,无论绘画,无论文学,无论音乐,都须具有艺术的形式,表现技巧,与最重要的思想。”下图是丰子恺先生用毛笔勾勒出的一幅水墨简笔画,创作于1945年,该图的题字是“炮弹做花瓶,人世无战争”。对此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一幅诙谐而又意境深远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画
②作者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
③反映了人民铸剑为犁、重建家园的愿望
④表现了内战爆发后作者对和平的渴望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
6.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7.
1995年美国FORTINE《财富》杂志出版一篇以“THE DEATH OF HINGKONG为题的封面专题。事隔6年,由FORTUNE主办的第七届财富全球论坛在香港召开,该文作者Louis Kraar 又出现在香港。有记者问香港现在情况如何?Louis Kraar尴尬地回答:“so far so good。”而当年策划该封面专题的编辑总监Colvin的回答记者“如果现在《财富》为香港做一个封面专题,你会怎么形容香港”时,Colvin思考良久,最后的答案是“Vitality”。这从根本上说明
A.“一国两制”适合香港发展
B.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
C.西方社会反对“一国两制”
D.西方对华态度发生根本变化
8.
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以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在古代两千多年的中西方交往中,丝绸、瓷器和茶叶在西方广受欢迎。这表明古代中国 ( )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
C.①③D.②③④
9.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下列国家与三者分别对应的是
A. 西班牙、荷兰、意大利
B. 葡萄牙、英国、美国
C. 英国、意大利、德意志
D. 意大利、法国、荷兰
10.
(题文)在英文中,“人文精神”一词应该是humanism,通常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狭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其含义是  
①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②张扬人的个性,反对神学对人性的贬低
③主张灵肉和谐,立足于尘世生活的精神追求
④追求自由,崇尚理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1.
列宁认为“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生物学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生,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据此可知,作者意在强调
A.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B.世界局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快捷
D.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13.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
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制
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以提高生产力
C.进行社会风俗的变革,以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
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
14.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其 “思想解放”主要是指
A.都追求民主与科学
B.都提倡民权和新学
C.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15.
***:“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
材料体现的共同本质思想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
B.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D.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选择题(共7题)

16.

起重机钢绳的拉力为6×104N的时候,能把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上升速度为0.4m/s.

①若使重物以0.2m/s的速度匀速下降,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多少N?

②若重物在下降过程中停下来保持静止不动,此时钢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多少N?

③重物所受的合力大小是多少N?

17.

直线x+y﹣2=0与圆(x﹣1)2+(y﹣2)2=1相交于A,B两点,则弦|AB|=(  )

18.

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19.

下列函数是指数函数的是(  )


20.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21.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22.

磁悬浮地球仪是使用磁悬浮技术的地球仪,它无需转轴穿过球体便可悬浮于空中,给人以奇特新颖的感觉和精神享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