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273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学习,回答以下问题:
(1)工党成员布莱尔成为英国首相,应具备什么条件?
(2)公元2003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兵伊拉克,作为美国的重要盟国,英国当时也派兵参加了对伊拉克的战争。你认为: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如果当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反对出兵,英国首相布莱尔是否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议会中的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怎样?

2.单选题(共23题)

2.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发展了私有制的时候,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材料说明
A.罗马法完全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B.罗马法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得以在近代推广
C.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D.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的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3.
有人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与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一种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指的是
A.彰显资本主义民主原则
B.保留本国旧专制残余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避免行政权力过于集中
4.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下列关于近代各国代议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法官由议会任命
B.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员每州2名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内阁须对参议院负责
D.《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是拥有权力的上议院
5.
作为一位英国人,要想成为英国首相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①成为某一政党领袖 ②所在党在议会选举中成为多数党
③必须通过国王的任命    ④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一般来说,美国政府是权力执行机关,不是监督机关,它主要受国会和最高法院权力的监督。但美国资产阶级认为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政府在接受监督的同时,还应有自卫能力。这在1787年宪法中表现为
①总统拥有“立法否决权”
②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宪法负责
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
④总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8.
《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中记载: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命湖南、贵州各调兵一千,四川二千往广州,湖南兵51天后到达,贵州兵47天后到达,四川兵79天后到达。这一现象能够说明
A.清朝法令军备废弛
B.清朝军事体制落后
C.清朝全国动员抗敌
D.清军武器装备落后
9.
英国一位小册子作家说:“你拿了我的鸦片,我就拿你的岛屿,这样我们就清帐了。”(转引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这里所说的被英国拿走的岛屿是指
A.澳门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辽东半岛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清政府规定今后“夷人”均改称为“洋人”,“夷务”均改称为“洋务”。这表明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加剧
C.清政府被迫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清政府外交基本实现近代化
11.
有学者认为,同为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却比义和团运动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的现代化”。其主要原因是太平天国
A.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B.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C.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
D.在中国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12.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B.进行工农武装割据
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3.
1945年4月,***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下列史实能为这一论断提供佐证的是
①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淞沪会战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③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④枣宜会战中打败日军取得辉煌胜利
A.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4.
以下是某年***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战役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5.
从1954年至1982年,我国先后颁布了四部宪法,其中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需要的是
A.1954年宪法
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
D.1982年宪法
16.
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中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将这一治国方略写进宪法是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全国人大五届五中全会
C.中共十五大
D.全国人大九届二中全会
17.
1972年,中国与下列哪个国家关系的改善直接推动了中日建交
A.苏联B.英国C.美国D.法国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   )
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
C.结伴而不结盟D.执行共同外交
19.
2011年3月19日法英美展开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多处军事和民用目标遭到导弹袭击,造成平民伤亡,建筑设施严重毁坏。这表明
A.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B.美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很漫长
D.霸权主义仍在影响和平
20.
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表明
A.日本正谋求政治大国地位B.日本已经摆脱了美国的控制
C.国际格局由“冷战”对峙到多极鼎立D.美国逐渐放松了对日本的外交制约
21.
阅读《50—90年代联合国成员国数量表》:1989—1996年成员国数量迅速增长,由此推出的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90年代成员国增长与经济全球化发展有关
B.90年代是民族独立运动的高峰期
C.90年代增长与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
D.90年代增长与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关
22.
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   )
A.世界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以美国为首的单极世界D.两极格局
23.
2014年5月,德国《日报》有文章指出:21世纪的世界政治道路进入一个新阶段……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材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
B.美国已经丧失世界霸权地位
C.世界控制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
24.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3.选择题(共2题)

25.—How do you like Beijing, Miss Read?

—I've no idea. I _____ there.

26.—How do you like Beijing, Miss Read?

—I've no idea. I _____ ther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