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东省济南市某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9270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7/2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660—1789 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摘自《西方文明史》 [美]罗伯特·E·勒纳等著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举例说明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政治、经济、科技、思想因素。
(2)在这一时期,中国专制主义盛行有哪些主要表现?由此产生了什么后果? 
(3)透过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客观上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此有人就说“鸦片战争是在执行一种历史使命,它是用侵略手段来达到使中国向世界开放的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近代文明”。请结合史实评述这种观点。

2.单选题(共5题)

2.
《十二铜表法》规定:“凡依‘现金借贷’的方式缔结契约的,其所用的语言即为当事人的法律……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得自备伙食,如无力自备,则债权人应每日供给谷物粉一磅,愿多给者听便”。上述规定体现出()
A.《十二铜表法》实际是习惯法B.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债务人利益
C.《十二铜表法》兼顾奴隶利益D.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严格的限制
3.
英国人普遍认为沃伯特是一个大恶棍但是,他却成为内阁大臣,还常常参加内阁会议,这一历史现象最能说明英国政治发展的哪一特点:
A.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B.实际上是国王指定他作枢密大臣
C.国王不再参加内阁会议成为惯例
D.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政治十分腐败
4.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
5.
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
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
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
6.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这段歌词创作的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北伐进军长江流域,胜利在望D.一战结束,中国成为战胜国

3.选择题(共2题)

7.

由四舍五入得到近似数3.00万是(  )


8.下列属于我国珍稀动植物的一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