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清朝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做斗争的例子。
材料二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
材料三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注: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2)材料二的奏章反映了清朝实行哪一政策?谈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4)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帝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的一系列重大斗争,建立起一个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国家。这就基本奠定了今天中国疆域的规模。
——张传玺主编《中国古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熙、雍正、乾隆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个清朝同内部民族分裂势力做斗争的例子。
材料二 乾隆时期,闽浙总督杨庭璋在奏章中写道:“近来闽粤贸易,看船甚觉减少,即内地贩洋商船亦多停驾不开者。在外番因能置买丝斤,运来之货日少,而内地所需洋货,价值亦日见增昂……中外均无裨益。”
材料三 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各朝都居于主动的地位,明清时期(注:鸦片战争以前)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
(2)材料二的奏章反映了清朝实行哪一政策?谈谈该政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以前中外关系的主要特点。
(4)上述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对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启示?
2.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宫城”在当时又称为什么?它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材料三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3)明清时期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著作是什么?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宫城”在当时又称为什么?它在建筑史上有何地位?
材料二 中国古代一向有重农传统,故而历代农书颇多,但同时却轻视手工业,少有全面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天工开物》不仅首述农事,随后又以更多的篇幅记述手工业,这与明末启蒙思潮中出现的“工商皆本”的先进思想是相符合的。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天工开物》内容的创新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外国学者是如何评价这一著作的?
材料三 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突出表现于小说,出现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通俗文学著作。
(3)明清时期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文学著作是什么?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由是海道清宁,番人仰赖者,皆神之赐也。
——《中国古代史资料选集》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个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突出特点有哪些?有何历史影响?
材料二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自有戚爷会抵挡。
(2)材料二中的“戚爷”指的是谁?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3)两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本质区别?
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历朝历代统治者均采取各种措施对此加以发展与完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材料一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材料二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明朝科举考生看榜图

材料四 乾隆帝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句有“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帝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结果,胡中藻和族人被杀,祸及师友。
(1)材料一记载的是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官制变化?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官制变化。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3)材料三、四反映的是明清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7.
“看我抓一把中药服下一帖骄傲……让我来调个偏方专治你媚外的内伤……”,这是周杰伦的中国风系列歌曲《本草纲目》中的歌词,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
B.由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 |
C.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
D.它的作者被称为“医圣” |
10.
***曾评论说:康熙皇帝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清朝康熙皇帝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抗击外国侵略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①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②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③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④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11.
20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坡活命。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那么,《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 )
A.徽商 | B.晋商 | C.鲁商 | D.豫商 |
16.
(题文)(在新疆)清军首先攻破库车,叛军逃往阿克苏、乌什。……清军不战而下两城,继续追击叛军。……大小和卓被当地首领擒杀。此次战役以后,清政府在这一地区设置了( )
A.西域都护 | B.宣政院 |
C.驻藏大臣 | D.伊犁将军 |
19.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著名小说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A.罗贯中 | B.吴承恩 |
C.施耐庵 | D.曹雪芹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