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


(1)请指出上述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的历史地位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材料三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4)通过对郑和与戚继光事迹的学习,你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材料一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各地联合发行了《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系列纪念邮票,如下图:


(1)请指出上述纪念邮票应该发行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郑和的历史地位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项目 | 郑和 | 哥伦布 |
时间 | 1405~1433年 | 1492~1504年 |
航海次数 | 7次 | 4次 |
各次航海的船只 | 大小船只200多艘 | 最少3只,最多17只 |
每次航行人数 | 约2.7~2.8万人 | 最少90人,最多1500人 |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材料三小筑惭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尘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3)材料三中的“但愿海波平”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果如何?从材料中可以感受到戚继光的什么精神?
(4)通过对郑和与戚继光事迹的学习,你认为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2.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材料三废除的制度始于那个朝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继承前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什么制度?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哪一朝代首创的哪一制度?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材料三废除的制度始于那个朝代?。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此基础上继承前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什么机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选择题- (共10题)
3.
作者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幽默的语言讲述了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史实不可能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是
A.废分封立郡县 |
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
C.郑和下西洋 |
D.戚继光抗倭 |
7.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A.明朝国威的树立 |
B.明朝航海技术的发展 |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
D.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