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云南省芒市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9247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1/8/3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简述王安石变法在富国、强兵、育才方面的具体措施?(12分)
2.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
(1)“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发生的根本原因。
(3)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但它却无法使俄国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结合这一事件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2.单选题(共17题)

3.
公元前4世纪一位雄辩家曾说:“德拉古的法律,不是用墨水写的,而是用血写的。”它是在说明()
A.《德拉古法典》是用严刑峻法来维护贵族的利益
B.《德拉古法典》的制定过程充满血腥与斗争
C.《德拉古法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贵族专权
D.《德拉古法典》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4.
16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反对大规模的宗教改革运动,其矛头直指
A.东正教B.伊斯兰教C.天主教D.佛教
5.
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的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
6.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学会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B.加速了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学会了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D.生产生活稳定性增强
7.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和发展北方经济以稳定统治B.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以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
C.促进北方的民族融合以扩大统治区域D.巩固鲜卑贵族的统治
8.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民族最重要的影响是( )
A.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B.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
C.生产生活比较稳定D.学会汉族的文字和风俗
9.
明治维新中的“文明开化”政策的核心是()
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
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10.
北宋中期封建统治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具体表现在
①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②农民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③冗官冗兵冗费
④少数民族的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应诏统筹全局折》的呈递B.强学会的成立C.《中外纪闻》的创办D.“公车上书”
12.
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到反对
B.用人不当危害百姓,人民反对
C.政令不畅,一些地方官员不执行新法
D.保守派司马光当政,坚决反对新政
13.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百日维新最根本的相同原因是
A.民族危机严重B.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C.资产阶级软弱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14.
戊戌政变发生后,百日维新的措施中仅保留了
A.编练新军 B.京师大学堂C.农工商总局 D.官民上书
15.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决定废除农奴制的主要原因是( )
A.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B.农奴制导致俄国长期落后于西方
C.农奴制经历着空前危机D.欧洲大陆已兴起改革浪潮
16.
日本从“锁国”走向“开国”的重要转折点是()
A.“黑船事件”B.戊辰战争C.“大政奉还”D.尊王攘夷
17.
北周鲜卑大臣豆卢勣自愿弃官去学儒家经典,皇帝对此大加赞赏。使北周君臣醉心于汉文化的原因是
A.商鞅变法B.王安石变法C.孝文帝改革D.张居正改革
18.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因是()
A.政局动荡不安,社会混乱B.经济残破C.阶级矛盾尖锐D.英法对埃及争夺
19.
下列内容,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的是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②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④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选择题(共9题)

20.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
21.

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斜面底端,最初3s内经过的路程为s1,最后3s内经过的路程为s2,已知s2﹣s1=6m,s1:s2=3:7,则斜面长度为{#blank#}1{#/blank#}m.

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请回答:

24.

某女同学手里提着一个重力为10N的皮包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m,则该同学对皮包做的功为{#blank#}1{#/blank#}J.

25.

小明将插在酒精中的温度计取出后,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blank#}1{#/blank#}(填“一直下降”、“下降至一定温度后保持不变”或“先下降后上升”)。这是因为温度计刚取出时,玻璃泡上沾有的酒精要{#blank#}2{#/blank#},此过程要{#blank#}3{#/blank#}(填“吸热” 或“放热”)。


26.

科学家所取得发明创造的成就与他们从小{#blank#}1{#/blank#}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blank#}2{#/blank#}问题和{#blank#}3{#/blank#}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有关。

27.

一本故事书26页,小刚计划2天读完,那么,他每天需要读多少页?

28.

一本故事书26页,小刚计划2天读完,那么,他每天需要读多少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