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7-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244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综合题(共2题)

1.
材料一:……期间,将中国的7大类22种产品输入亚非各国,换回各国的货物11大类191种,出口品类多为基本生活用品,而进口类多为奢侈品,无怪乎史书形容郑和船队的载货物“堆积如山”谓之“宝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海船规模
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
船数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哪个朝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归纳这一航海事件的特点。
(3)据材料,谈谈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结合下图回答:

(1)结合图示,请回答郑和的船队从我国何处出发?最远到达哪里?
(2)郑和下西洋的起止时间是何时?郑和之所以能七下西洋,其原因是什么?
(3)郑和下西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选择题(共10题)

3.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面诗句中反映其意义的是
A.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B.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C.长风万里扬国威,亚非牵手情意长
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4.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是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古里和锡兰
C.苏门答腊岛
D.占城
5.
在苏州太仓,人们给明代名人“郑和”树了尊雕像、建了座纪念馆(如图),以表达我们对“郑和”的缅怀之情。我们主要缅怀“郑和”所做的事业,
A.促进了民族团结
B.取得了抗倭胜利
C.完成了祖国统一
D.加强了中外交流
6.
“左图右史”形象地说明了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的重要性,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唐朝对外交往频紧
B.宋代海外贸易发达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7.
“1405~1433年、七次远航、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驱逐荷夷
C.哥伦布远洋航行
D.麦哲伦环球航行
8.
2017年4月26日,首艘国产航母在大连造船厂正式下水,这承载着中国走向深蓝的美好愿景。早在600年前,中国的古代航海家就已经完成了下西洋的航海壮举,这位伟大的航海家是( )
A.鉴真B.卫温
C.郑和D.戚继光
9.
2017年5月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在京召开,会议倡导“发展经济,促进合作”。在中国历史上曾经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进行友好交流的史实是(  )
A.戚继光抗倭B.郑和下西洋C.玄奘西游D.鉴真东渡
10.
2017年5月由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下列与古代丝绸之路有相似作用的历史事件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宣政院设立
C.郑和下西洋
D.伊犁将军的设置
11.
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不能够印证古代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巩固”历史发展线索的是 ( )
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B.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密切汉藏交往
C.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南洋经济发展D.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
12.
郭沫若写的一副对联“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虏,一代英雄”中的“一代英雄”是指 ( )
A.郑成功B.岳飞C.张骞D.戚继光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