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二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39240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若无产者,赴逐雇倩(请),抑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已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

——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

材料三 《户部则例》规定:“关税短缺令现任官赔缴”。为抑制民间商业活动,清王朝广设钞关,重征商税。有偷越关卡及偷漏税者,客商依律治罪,地方官一并议处。《大清律例·户律·课程》规定:“不纳课程者,笞五十,物货一半入官。”这些规定及税吏法外肆意勒索,使商人们视关卡为畏途。

——摘编自《中国法制史》

材料四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中国的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摘编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2)材料二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

2.单选题(共20题)

2.
图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人争相观看和议论某部法律公布时的情景,该法律应属于

①习惯法   ②成文法
③公民法   ③万民法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
萨姆·亚当斯曾打趣地说:“我跨进这座楼房时吓得绊倒在门槛上了。在我面前出现的是一个强大的全国性政府,而不再是一个各式各样权州的薄弱联盟。”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美国实行了
A.联邦制B.三权分立C.总统制D.两院制
4.
学完“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这一章节内容后,一个学生对欧美主要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特点分别用了四个成语加以概括:“循序渐进”“借尸还魂”“循环往复”“独辟蹊径”。其对应的国家分别是
A.英、德、美、法
B.英、德、法、美
C.英、美、法、德
D.美、英、法、德
5.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下列历史事件体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是(  ) 
①巴黎公社成立 ②俄国彼得格勒起义 ③北伐战争 ④新中国成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下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新中国的成立
7.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图中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了
A.华盛顿格局
B.两极格局
C.凡尔赛格局
D.多极化格局
8.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堪萨斯城假日酒店对一批美国报纸、杂志编辑发表演讲时称:“今天世界上有五大力量,它们是美国、西欧、苏联、中国、当然还有日本。”下列符合尼克松观点的是
A.冷战状态已经结束
B.美苏均势格局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
C.意识到多极化趋势正在形成
D.西欧、中国、日本仍未被视为独立力量
9.
明朝中后期,苏州东城“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清朝前期又出现了“计工受值”。这一现象说明当时的苏州
A.官营手工业发达
B.商品经济日益兴盛
C.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0.
商帮是地域性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商帮是
A.徽商、晋商
B.闽商、粤商
C.浙商、闽商
D.粤商、徽商
11.
曹魏时出现了一种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的灌溉工具是
A.曲辕犁B.水排C.翻车D.筒车
12.
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驰名世界。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13.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达,商业历史悠久。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农商并重政策
B.唐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被打破
C.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元朝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14.
清雍正帝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与这种思想认识直接相关的政策是
A.专卖政策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
D.海禁政策
15.
李鸿章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火车
B.电话
C.轮船
D.电报
16.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集中于
A.东南沿海
B.中原地区
C.长江沿岸
D.东北地区
17.
19世纪60~90年代,清朝统治者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A.习俗
B.技术
C.制度
D.思想
18.
下列企业中属于洋务派创办的企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发昌机器厂
C.继昌隆缫丝厂
D.贻来牟机器磨坊
19.
1912—1919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是
A.面粉业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工业
B.形成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C.轻工业比重大,重工业基础薄弱
D.只受到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
20.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回到正确轨道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各个方面工作发生历史性转折的开端。”该会议是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21.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下列选项中对此说法错误的是(  )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B.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C.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权

3.选择题(共1题)

22.

你想问别人天气怎样?可以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