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14分)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2)图②的是谁在什么会议上的发言?提出了什么方针推动了会议的成功?(4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5分)
(4)你从上述四副图片中得到什么感想?(2分)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2)图②的是谁在什么会议上的发言?提出了什么方针推动了会议的成功?(4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能够获得成功?(5分)
(4)你从上述四副图片中得到什么感想?(2分)
2.
(12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北京奥运圣火在南昌→井冈山→遵义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 井冈山会师
图2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图3 遵义会议
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图片相对应的事件的意义。
1、排序:图()→图()→图()(3分)
2、历史意义:(9分)
图1:
图2:
图3:
北京奥运圣火在南昌→井冈山→遵义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 井冈山会师
图2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
图3 遵义会议
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图片相对应的事件的意义。
1、排序:图()→图()→图()(3分)
2、历史意义:(9分)
图1:
图2:
图3:
2.单选题- (共7题)
3.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某中学进行“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堂探究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个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
B.场景二:原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个外邦人。案由:追讨欠款 |
C.场景三:原告,一个奴隶;被告,一个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
D.场景四:原告,一个罗马帝国的自由民;被告,一个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
4.
下图所示是1860年在战争中被掠走、流失海外的圆明园中的物品鼠首和兔首铜像,近期被法国拍卖。侵略者掠走该物品是在哪次战争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7.
有人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的两半”。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 )
A.都是美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 B.都是为了美国的利益 |
C.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 D.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
8.
当地时间2010年3月28日发生在莫斯科首都市中心两处地铁站遭到恐怖袭击,自杀式连环爆炸共造成至少41人死亡。下列事件与此属性质相同的是


A.20世纪末的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
B.1991年的南斯拉夫国内的武装冲突 |
C.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 |
D.2001年9月11日美国“9.11”事件 |
9.
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A.美苏双方即将发生战争 |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
3.选择题- (共4题)
10.
人说话时,是由于声带的 {#blank#}1{#/blank#}而发出的;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区别是 {#blank#}2{#/blank#}.女同学说话的声音“尖细”是指女同学声音的 {#blank#}3{#/blank#}高,这是因为女同学说话时声带振动比较 {#blank#}4{#/blank#}的缘故.我们听声音就能判断谁在说话,主要是依据声音 {#blank#}5{#/blank#}(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